7

小说:扣卿心作者:流苏顾盼字数:12624更新时间 : 2013-08-04 08:25:10
    “铃儿多嘴,不知小姐方才同二少爷去了哪里,夫人召人寻了半晌都不曾寻到你们,若非你们及时出现,夫人怕是要让赵护卫去京都调兵来寻。”马车之中,铃儿作为我的贴身丫头如同来时坐在我身边,此时她的面上还有些担忧未定。

    我细细打量铃儿的表情,不知她可曾见过那个暗黑色衣衫的男子,但转念一想,我压根不曾将那男子的模样瞧清,又该如何同铃儿描绘。

    想到方才思恩庙中那个满眼**,野心袭人的男子,顿时又是一个寒战。

    丞相府的二公子权势是卫国少有,若是认识这么一个野心张扬示人,毫不掩饰的男子,如何会这样对自己的妹妹掩掩藏藏,除非这个男子不是一般朋友。

    但二哥言之凿凿,二哥本就不是温家的亲子,说到底不过是娘亲娘家那边领养来的孤子,有些什么不愿同我温家细说,我也不便去强求。

    我是半路插入的陌路人,本就不了解温家这个复杂的家庭,不了解温清扬,就如同昨日若非见到温清重的嚣张跋扈,我断想不到温家繁华的背后竟也会有这样不堪的一面。

    可我无法忽视,也终究忘不了当时将我引去偷听的那个暗黑色衣衫男子讲的那句话:“……你该记住你的身份。”

    是说让他记着他是温家养子的身份?

    我的手不自觉府上我的腰际,此时我的腰带间,放着一块护身符。

    明红色的布料、*的绣线格外醒目,握在手心,绵软的质地,光滑的绣工,指纹抚上,还能感到腰间残留的温度。

    他说,这块护身符是他走开庙中到偏寺中特意求来送给嫂嫂用以保胎的,不过想以我的名义送给大嫂。

    抛却我方才所见,二哥对温家,确实已然做到了一个温家次子该做的,二哥对我,也确实是怜*有加,不失一个亲兄长的所为。

    二哥说到底同我们也是血亲,我确是不该如此为了一句旁人不相干、没由来的话怀疑他,毕竟我也是听得没头没尾。

    如此细细想来,不觉自嘲一笑,反倒觉得自己太过较真了。

    铃儿见我不答,反倒这样一笑,有些不自在地问道:“小姐?莫不是铃儿多嘴?”

    我望着铃儿有些惊疑的眼睛,不觉释然:“不是,是我想通了一件事。”

    儿声音低低的,似是很不解我那个没有缘由的笑。

    想通之后,我便没有同铃儿解释下去。

    马车还是照着原路返程。一路摇晃,经了思恩庙这一番周折,又是车马劳累,我略略有些疲累。

    两个时辰后,待马车稳稳停在温府大宅的门口,我见娘默默由管家陪同进府,方下马车。

    二哥正站在我的马车旁。

    “清玉……”

    “二哥,清玉有些乏了,先回院中休息了。”我温言打断二哥的话,稳稳朝二哥欠了欠身,微微眯了眯乏累的眼,便带着铃儿缓缓回院。

    虽说觉得情有可原,可我终究似在心中扎了一根刺一般,实在难忍。

    铃儿同院中另一个侍女将房中收拾熨帖,我二话不说便直直倒在了松软的大床上。

    铃儿忍俊不禁:“小姐今日可真是累着了,半分形象都不要,若是让老爷夫人瞧见小姐这副样子,可要好好将小姐责上一番。”

    “爹政务繁忙,娘也累得不轻,我这样子也就只有你能瞧见了。”我闭着眼,企图打消倦意,却觉眼皮愈加沉重,“铃儿,你也下去好好歇歇吧,这一趟你也累了。”

    我闭着眼睛,瞧不见铃儿的表情,只依稀听到铃儿轻应了一声。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紫竹林,箫声如清风抚耳,琴音似流水潺潺,两者相和之间,自有一番情意在其中。林中的女子目如秋波,转盼多情;男子身形修长,眼神缱绻。

    曲如高山流水,一气呵成。琴箫和鸣,绕梁三日。一曲终了,余音绕林良久。

    林中男女,俊逸有之、美貌有之,但青涩的稚嫩仍是不脱。林中女子笑意浓浓,言语晏晏,稚气如同打磨的碧玉一般那样生动,女子眉眼间竟似曾相识。再仔细看来,正是温清玉,只在眉眼气韵间有了几分年岁的差别。

    “子和哥哥的箫吹得真是越来越好了。”林中的女子皓齿轻启,清丽一笑,眉眼间都是巧笑。

    身旁的男子身着素色长衫,面上略略带了一抹病态,似是有痛疾缠身,素色长衫配上这样的体质,反倒出了几分谪仙一般的气质。眉眼温润如玉一般,面含宠溺地望向女子:“清玉你的琴弹得才是好呢!”

    “子和哥哥真是谦虚!”闻言,女子暗喜,却是斜眼看向身边另一个男子,嗔怒,粉嫩的小嘴一撅,表达着她的不满。“陵哥哥,你看你,你的箫就是不若子和哥哥吹得好。”

    那个被唤作“陵哥哥”的,一身明*华服,面上倨傲,听女子这话,有些吃味,别过身子,置气道:“我的箫总是不若三弟吹得好,你若是不喜欢,以后便不要理睬我罢。”

    见男子如此语气,女子唯恐男子生气,着急得去拉上了男子的胳臂:“陵哥哥不要生气嘛,清玉以后再也不说不理你这样的话了。”

    而那个立在一边,谪仙一般的男子眼见此景却一句话也未讲,只是眼中流露出一丝难察的哀痛。

    多少好花空尽落,不曾遇着赏花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此情此景,如水中月,镜中花,无待追寻。不知是我痴了温清玉,还是温清玉遂了我。

    夜半梦醒,晕晕暗暗的烛光,明明灭灭在整个落雨阁,心中顿时不知被一种不知名的情愫堵得发慌,霎时觉得呼吸都有些艰难,唯有抚住胸腔才可微微缓和。

    伸手触上面颊,竟是温热一片,湿润了指尖。

    我知那是温清玉的过去,带着青涩的懵懂,化作梦魇随风潜入夜。

    梦中清玉口中换的“子和哥哥”,卫国上下无人不识卫国的三王子,姓南宫,名谦,字子和,因当年蔚妃生其难产而死,便自幼身体孱弱。而那位“陵哥哥”,想来除了当今的卫国储君――太子南宫陵,不作二解。

    潜意识里,我便猜到温清玉同太子与三王子之间若有若无却又隔不开的情愫,只是不曾想来他们的青梅竹马里是三个人各自的心思。

    那时的温清玉与太子,都是不成熟的。所谓情窦初开,就是这般。年少无知,一切不曾去细想,他们的情感不过只是幼时的年少轻狂罢了,轻狂过了,一切终归要回到现实。

    加之生在帝王之家,桩桩件件都是身不由己了。温清玉的离开,我的到来,不过是拉开了各种身不由己的序幕,让我们各自明白我们的宿命与苦楚。

    此时我周边萦绕的,是室内微弱而明灭的烛火,显然我已经睡了有几个时辰了。中间并不曾有人将我吵醒。

    从思恩庙回来本该要回来进膳的。娘今日设定府中各院将膳食留在房中用食,想来铃儿见我睡得这样熟不忍吵醒。

    从床上缓缓爬起,透过微弱的烛光摸索到桌沿,倒了一杯清水,旋即一饮而尽。

    清水下腹的一刻,猛地后背一凉,似被一双毒蛇一样的眼睛紧紧盯住。我顿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僵住的片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思恩庙竹林里见到的那双阴森而野性的双眸,透过重重障碍直击我的心房,让我瑟瑟生寒。

    “谁!”我大惊失色,旋即转身望向身后。眼前所见是一扇半开的窗棂,“吱吱”摇曳的晚风吹荡着窗棂。

    我下意识拿起桌上的蜡烛,窗棂外吹进的风摇曳了烛光,我的心也提了起来,生怕那双眼睛在我靠近窗边的那一刻闪现在我面前。

    可我的顾虑终归没有成为现实,窗棂外除了枝叶的摇晃声,便是夜晚的风吹过窗户,飘入房中的低吟声。

    风吹到自己身上,透过明显的凉意。硬是大着胆子伸手将半开的窗合上,整个过程,那种寒意不曾再出现。

    下一刻,我竟然松了一口气,不觉安了分心,是我日有所思,太过敏感。铃儿竟也这样粗心。

    不觉叹了口气,今天这个梦已然足够我好好消化消化了,何苦再庸人自扰。

    之后一夜好梦,未有插曲。只除了隔日我将二哥给我转交的护身符交给大嫂的那一日。

    大嫂笑意温婉,轻声对我言谢。

    我本好奇二哥为何将他求来的这护身符交予我,让我转交大嫂。

    可当我我清楚地看到二哥看向大嫂时眼中满满的痴迷、隐忍的情愫,我竟如醍醐灌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因我似是看懂了一些隐藏在他云淡风轻的背后长期压抑在空气中希冀的*慕。这样的剧情超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心中竟然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想法:或许,二哥对大嫂,有情!

    外人眼中,大哥与大嫂,是天定良缘,郎才女貌。长此以来,二人蒹葭情深不容置喙。

    二哥又是温家次子,于是这种情,注定不可宣之于口、广而告之,于是,看着已成为大嫂的赵宜兰,他只能将这份情谊深埋于心。尽管卫都中的大家闺秀对二哥多般*慕,就连大嫂的亲妹妹赵宜梅也对二哥情意款款,二哥却依旧不为所动,至今未有婚配。

    以我的名义将护身符送到大嫂的手上,一来大嫂不会见外,大哥不会生嫌隙,旁人更是不会多想。

    二哥真是颇费思量。

    愈是往深处想,我就愈觉心悸。

    不过这样的想法很快便被时间冲走了,只因为,温衔的婚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就在眼前,人人都将目光放到了这场霍卫两国的联姻事上。

    温衔,这个被卫国国民遗忘了十多年、被府里众多同姓姐妹们的风光盖住的名字,就这样猛地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并且还是这样风光得嵌进了两国的国号。

    ------题外话------

    附上笑话一则,愿亲们天天开心

    教授:一个傻瓜提的问题,10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大学生:”难怪我考试总也不及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