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小说:南宋诀作者:粼粼绿窗字数:11048更新时间 : 2013-08-03 21:09:34
    林晓渔在城里逗留了半日,心中颇有些不舍,每次进这临安城都是行色匆匆,从来没有过夜过。然乡间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一切都笼罩在清新的美景里,隐居避世一般的日子自是古往今来的高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既已开始,怎能草草结束。城中熙来攘往的陌生人群,总让人心底存了无根的漂泊感,不如乡间,似一棵野草,扎进了土壤,要做的只是努力在原地生长。

    秦扬因为帮中事务需要处理当天不跟他们一起回南郊乡下。惜月早早催促启程,因为白天长了,看着天色判断时间,容易误了出城的时辰。

    城门最近排查得异常严格,不知道是否与开战的传言有关。出城和进城的人从两个方向排起长长的队伍,挨个接受了盘查才能进出。城楼上甲士林立,庄严肃穆,兵士肃然而立如泥胎木雕纹丝不动,只有手中紧握的长矛上,几缕红缨在晚风里轻轻飘动。

    过了许久,三人总算从城门里出来,走了几步,林晓渔回头望了一眼城门,晚霞染红的嘉会门,宽阔雄壮,望之生威,它的轮廓的确就是交子上画的城楼的样子。

    ……

    戚雅雅送走了朋友们,一个人在客房坐着。环顾一下四周,房间里算得上窗明几净,整理一新。这里就是以后要长住的地方了,舒服就好,暂时不多想其他的。她总是这般务实又懂得生活。当然了,她的“舒服”不是窗明几净就可以的。

    月亮很快爬上了柳梢。侧耳倾听,御街方向传来的喧闹声没有半点减弱的迹象,倒是更添了唱曲的莺莺声。

    戚雅雅独自悄悄走出院子,走到前街,见月老阁的门半掩着。晚上,这样的地方是不需要开门的。谁家都没有晚上出来“相媳妇”的规矩。戚雅雅略略停步,心中踌躇,古代就是麻烦,不能随便拖个男人出来陪着逛街拿东西。

    心中无趣,转身径直朝御街方向走。城中华灯已上,一座座高楼的檐廊底下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排红纱灯,红灿灿的灯光将她脚下踏着的青石板的纹路照得清清楚楚,有一种盛世繁华独有的红火景象。直照得一个个行人都红艳艳的。

    远处和御街交叉的口子更是明晃晃的光亮,那亮如白昼的灯光似有无形的魔力,引的四面八方的行人如飞蛾扑火般光顾,不夜城,名不虚传。

    那张交子已经跟醉猫掌柜换成碎银子了,原来面额并不小,只是转手得太多,纸张已然破旧,不招人待见罢了。做生意的人都是贼精到骨头里的,如今时近初夏,江南一带即将进入梅雨季节,雨水也将连绵不绝,收了这般残旧的交子,用出去难,保管也烦,所以那些御街上的掌柜那般的脸色。

    戚雅雅在现代本就是做财务的,心中倒是谅解了那些掌柜们,也很快就摸透了银两兑换之类的东西。醉猫很是热情,在饭桌上自顾自给大家说了一大堆临安城里好玩的地方,仿佛他都去玩过。只是问他清河坊在哪里时他却分不清方向,戚雅雅心中直叹无语,打消了再问他夜市的念头。

    御街上人来人往,明如白昼。此时夜市已开,唱曲喝彩之声更是高涨,看这样子竟比白天更加热闹。

    夜市有好几处,御街街边摆摊的也算一处。街道本就非常宽阔,小贩们此时正热情张罗着自家的摊子,纷纷与对面的摊位比着嗓子大声叫卖。

    闹哄哄的街上偶有快马减速而过,都是轻巧避过行人和摊位,互不相扰。只要不走在街道正中心,不会出现人仰马翻的危险情况。城中主街似乎没有设置专门的官道,平民百姓也可以在街道中心安然行走。只是经常在一些地段看到木杈子做的交通限行标志,据说那叫“拒马”,不知道是不是不让马走,只限步行的意思。现代不是也有步行街么。

    戚雅雅只是偶尔听文成说起过,这样的事情她向来没有兴趣多问,除非是为了有机会取笑林晓渔落伍。

    夜市上逛得安全方便,只是有一个不便之处,没有办法当场试穿衣服。戚雅雅挑挑拣拣了一会儿,没有特别满意的。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纽扣和拉链,女装的带子又多,形状又五花八门,挑得眼花又不好比看。

    摊主们纷纷用那抹了蜜糖般甜腻的嘴巴称赞着自家的衣服和看衣服的人。赞得年轻姑娘们的脸粉如桃花。戚雅雅*听奉承话,却有本事听过就忘,笑过就好,从不往心里去。逛了一会儿,还是没看中什么东西,瞧瞧高楼间隔那一片天空中的月亮,觉得时间尚早,可以先去别处看看夜景,回来的路上再买衣服,省得一直在手里拿着。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很多情侣摸样的,男子给女子插钗,戴绢花,或者拿着小铜镜给女子照着比看首饰,一对对恩*的样子。怎么感觉那么开放,跟现代没什么两样。

    戚雅雅想起林晓渔说过,这个时代的已婚妇女从发式就可以看出来,果然,仔细看了看那些个双双对对的,女子脑后的头发都已挽起,梳着环形、扁形、各种形状的发髻。

    再留心一观察,有不少跟她一样穿着男装的秀气女子在摊前挑选着闺阁用品。她随意向其中两个结伴而游的女子打听去清河坊的路,那两个女子又热情又细心地指明了方向,絮絮一些注意事项,才甜甜地笑了向她挥手告别。

    沿着红彤彤的街灯走了一刻钟左右,看到街道正中高耸着一个木楼牌坊,上书“清河坊”三个大字,有一瞬间的错觉,感觉自己回到了现代杭州城里的仿古街清河坊。这牌坊的摸样可不就跟现代的差不多么。

    临安府将全城分为15个厢(街道),88个坊(社区),以丰乐桥为界,以北属仁和县,以南属钱塘县。形成府、县、厢三级行政区划。

    清河坊作为88个坊中的一个,正处在市区繁华地带,社区里的小集市也颇有些规模。

    戚雅雅边走边看,等走进清河坊时,心里倒生出些失望,比起御街的灯如白昼,坊间小集市的灯光可就昏暗得多了。逛街的人倒是不少,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夹杂其中。小二们并不大声吆喝,想是顾客多为住在附近的常客,多数相识的缘故。

    走进了细瞧,摊子上的物件倒是和御街上的大同小异,还有些精致的手工玩意,一个一个式样没有重复的,都是纯手工限量制作。莫非是家里的女眷做了女红拿出来卖贴补家用的?

    有家卖手绢的摊子被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男男女女挤在一起好不热闹。戚雅雅踮起脚尖向里面看,除了一个个黑漆漆的后脑勺,什么都看不到。只见远处?望楼上有个红灯笼正在慢慢升起来。

    过了一会儿,围着摊子的人潮还是没有褪去的迹象。戚雅雅刚想走,突然几个军卒上前来,揪住人群中一个贼眉鼠眼的男子,呼喝一声,猛然将他拖了出来。

    为首的军卒从男子怀中掏出一个碎花荷包,戚雅雅眼尖,见那荷包跟自己的一样,再一摸身上,荷包已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军卒举起荷包大声问了一句:“哪位姑娘的钱袋?”戚雅雅忙走过去,叫了一声:“是我的。”一看军卒的脸,那不是文成吗?!

    文成也认出了她,惊讶道:“戚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文成带着戚雅雅和小偷回去做笔录。一路上两人说些闲话。原来那高高的?望楼,是用来俯瞰全社区,防火防盗的。临安城里城厢12隅各设一座?望楼,楼高30尺,每隅配军卒120人左右,派员日夜值班守望,白天用旗指示方向,夜间改用灯笼,以及时发现灾情匪情,并以最快速度灭火擒贼,保障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

    文成如今就是那120名军卒中的一员。身上的铁甲红袍衬得人英气了不少。

    说起秦扬和林晓渔,文成腼腆地一笑,说最近几天还没抽出空去看望他们,秦大哥还不知道自己当了这个差事。戚雅雅将大家的近况大致说了一下,又说起自己到月老阁做账房的事情。

    文成惊喜道:“姑娘真是能人。”

    做完笔录,戚雅雅本想告辞了。文成正好过了值班的时辰,就陪她一起从登记案件的厢公事所走出来。

    天色已晚,厢公事所院子里的灯已熄了一半,只留了一半的烛火勉强照明了路。远处御街上的灯光却没有丝毫暗下去的迹象。文成一路护送她回去,顺便一起走走逛逛。

    文成没来由地红着脸,幸亏灯光不是黄的就是红的,映在脸上,看得不是很真切。

    街上一处空地上,走江湖的戏班子正演着杂剧。文成饶有兴致地邀戚雅雅驻足观看。

    围成半圆形的观众目不转睛看着场中两个帽上戴花的男子一唱一喝。文成轻声介绍说:“这才刚开场,这两个人演一出‘艳段’之后还有正戏在后头。”

    场中细皮嫩肉的男子帽上簪着两朵艳红的月季花,拎起嗓子尖尖地唱着:“哎呀西门大官人,老身这厢有礼了。”边唱边慢慢作揖,动作极尽做作夸张。另一个脸色黑瘦的男子正正身板,装模做样粗着喉咙也作揖道:“王干娘,多日不见,您老人家身子骨还硬朗?”…

    “好口齿,好口齿…”观众们一浪一浪地喝彩。

    戚雅雅觉得这‘艳段’既像说相声又像东北二人转似的。这点艳段是说王干娘挑唆西门庆勾搭潘金莲了,那后面的正戏?想到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而自己和一个男人一起看这样的戏,心中别扭,就跟文成说要去御街夜市买衣服呢,不多逗留。

    文成听到艳段的词也正不自在,巴不得走。

    两人到了御街,因为方才走时忘记将衣服换下,文成仍旧是一副军卒打扮,摊贩们对他们格外热情客气,也不敢乱开价,戚雅雅一边挑选,一边还问一下文成的意见。文成第一次陪姑娘逛街,脸上热得像火烧一样,什么都说好看。

    这一次顺利多了,很快就买了好几件衣服,物美价廉。戚雅雅觉得心满意足,脚下也有些酸累了,就要回家去休息。文成帮她拿着大包小包,护送她到小院门口,又抢到她身前去拍门上的铜环。

    醉猫晚上倒是清醒着的。没拍几下就出来开了院门。见到文成和戚雅雅一起站在门外,惊讶地瞪了瞪弯弯的小眼睛。戚雅雅只作不见,接过东西,谢了文成,就自顾回房歇着去了。

    文成怕打扰了戚雅雅休息,不肯跟醉猫进屋说话,只站在门口说明天去月老阁再叙。醉猫还想问什么,文成已经转过身,飞快跑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