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娃亲 > 第三十二章 大厦将倾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三十二章 大厦将倾

小说:娃亲作者:闻鸣轩主字数:8130更新时间 : 2017-03-14 20:30:34
本故事纯属虚构)

    乐极生悲。此话在国民党身上应验了。

    八年抗战是胜利了,面对全国各收复区不下4万亿元的日伪产业,国民党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机关175个。这些接收大员们趁机大肆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纷纷“五子登科”(占房子、抢车子、夺金子、捞票子、玩*),接收沦为“劫搜”,致使民怨沸腾,正所谓:国民党变成刮民党,中央军成了遭殃军。全国各地舆论哗然,公开指责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

    就在此时,彭洁寰接到了戴笠要飞赴上海亲自指导接收工作的消息。他立马派人去布置戴笠抵沪后的住所,将名人字画、金银财宝等全部放到其住所,以便让戴笠欣赏笑纳,一切准备停当,只等主人来临。

    戴笠于1946年3月17日乘专机飞往上海时,途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南京,途中在南京西郊的戴山困雨沟处失事,机毁人亡。3月21日,《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等多家报纸同时刊出消息:国家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将军乘飞机从北平途经青岛飞往上海,因飞机在京西南郊外撞到山头坠毁而死亡。据悉,他烧焦的尸体已被确认,并于22日装殓。

    消息传出,中外震惊。在媒体的对外报道中明确指出,因为恶劣天气原因影响,戴笠死于飞机失事。

    中国的希姆莱戴笠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一生,正应验了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

    带着攫取名人字画、金银财宝的梦想,戴笠撞山去谒见名人了。戴笠一走,原本为他准备的住所,特别是里面的贵重物品该怎么处理?王智、颜根发无从知晓。

    这天,孙懿波通知王、颜两人派兵将那些珍宝装箱通过轮船运往浙江彭洁寰的老家去,美其名曰是为了保卫财宝的安全,不让坏人有非分之想。

    “二哥,如今兵荒马乱的,你让四弟去一趟大哥的老家,将这些珍宝放在那里就相对安全些。”

    “难道不用上交国库?”颜根发还是头一回听说收缴的物品可以运回自己的老家,不禁好奇地发问道。

    “小四,这些东西放在上海城里安全吗?大哥是为了保证党国的利益,才这么做的。”孙懿波责怪颜根发不懂得人情世故。

    王智赶紧打圆场,拉了颜根发一把说道:“四弟,你赶紧遵照执行吧!”

    这些金银财宝从此也从姓戴变姓彭了。

    竭泽而渔的结果,势必带来民怨沸腾的后果,这突出表现在经济和军事这两大方面。

    国民党政权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法币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使用的国家法定货币。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造成法币急剧贬值。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依靠滥发法币充当军费,大大加剧了国内恶性通货膨胀势头。1948年,法币发行额高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1948年1月至8月上海物价竟然上涨56倍,货币体系走到了彻底崩溃的边缘。

    同样,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也是焦头烂额。如果说1947年是国共战场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国共战场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

    地处长江以南的上海,虽说暂时还没有受到共产党的直接威胁,但也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在军事和经济的重压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吸毒、抢劫、杀人、放火、卖儿鬻女不绝如缕,任彭洁寰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是一筹莫展。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彭洁寰彻底崩溃了,他不得不亲自登门去请教杜月笙。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先是经历了市长梦破灭,又遭遇了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他经过多方活动,虽然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终因国民党、蒋介石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辞职呈文”是这样说的:“上海系通都大邑,议长责任重大,本人为多病之人,不能担此重任,辜负诸公厚意,多请原谅,再予改选。”此番彭洁寰前来与杜月笙共商国是,自然被杜月笙以一句“老朽不中用了”的话来搪塞。

    见一计不成,彭洁寰又心生一计,花重金请来了京剧剧社,专程到杜公馆去唱堂会戏,演的曲目是《游龙戏凤》。这出戏讲的是大明皇帝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游龙戏凤。据传他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抢得美女李凤回京,刚至居庸关,又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就把李凤一人扔下走了。过了一年,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郁闷而死。当地百姓为李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朱厚照死后无嗣,臣下想起当年李凤的故事,遂到居庸关找到那个男孩回京即位,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这个故事就是在十三陵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的“正德无儿访嘉靖”的传说。称陵后的山峰为“恋花山”,是对朱厚照生在花丛,死在花下的嘲讽,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就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了。

    京剧《游龙戏凤》表现这段故事,剧中称李凤为李凤姐。本剧剧情是:明正德皇帝改装出游,来梅龙镇,在李龙客店投宿。李龙在外守夜,吩咐凤姐照看客店,正德故意呼酒唤菜调戏她,风姐开始不即不离地对付,当确知是皇帝后,才连忙跪下求封。正德封她做嬉耍宫妃。此剧是生、旦合作传统戏,又名《梅龙镇》。以余叔岩、梅兰芳、马连良演出最为精彩,而杜月笙酷爱京剧,如今陪伴在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余叔岩的得意弟子孟小冬。

    彭洁寰此举可谓是煞费苦心,果然,杜月笙答应在杜公馆看堂戏,以博孟小冬的欢心。

    那年,孟小冬来到上海,对她来说,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她成了杜月笙的又一个女人。促成他俩关系的,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因为只是四房,所以未能住进杜公馆,而只能另择新屋。杜月笙的前几房太太都是苏州人,很齐心,共同抵制姚玉兰。长期以来,姚玉兰孤立无援,心情一直很郁闷。她知道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好感,而且很想占为己有。如果出于女人本能的嫉妒心,她似乎应该很排斥孟小冬。事实却完全相反,也许是因为她一方面很清楚杜月笙的为人,自己绝不可能是杜的最后一个女人,既然如此,还不如为杜物色一个跟她有亲密关系的人。这样一来,杜肯定会对她感激万分而不至于有了新欢而厌弃旧爱,她也因此能长保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她也需要有人跟她结成妾的同盟,共同对抗杜的那几个苏州女人。孟小冬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她也是北方人,她们又是结拜姐妹,杜月笙早已对她垂涎三尺,而她刚刚经历与梅兰芳的感情挫折,正处于感情脆弱期。

    于是,在孟小冬抵达上海后,姚玉兰万分殷勤地邀请她住进她和杜月笙的家。孟小冬照办了。三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发生的事就发生了。也许一开始孟小冬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后来,她还是接受了既成事实。如此看来,感情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虽然外人很难因此指责孟小冬,但许多人对她的选择还是表示出巨大的不解和遗憾。如果说她和梅兰芳结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感情的需要,那么,她跟杜月笙在一起,是出于什么呢?是因为钱?是因为权?还是也因为感情?外人无从知晓。从另一个方面说,当初,她绝然和梅兰芳分手,不是因为她不能容忍“妾”的身份吗?她不是认为梅兰芳负了对她“两头大”的承诺吗?那么,现如今,她又为什么愿意跟有四房姨太太的杜月笙牵扯在一起,而且还无名无份?或许,只是因为她寂寞,她孤独,她脆弱,她需要依靠。

    孟小冬和杜、姚同住了两个多月。“七.七”事变后,国内形势严峻,杜月笙和姚玉兰为避战祸,离沪去港。孟小冬没有同去。此时,她没有名份。于是,她只好孤身一人返回北平,时局动荡,戏自然是无法演了。

    孟小冬刚刚离开上海,梅兰芳结束在外地的巡回演出后,返回了上海。上海已继北平“七.七”事变、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沦为日寇天下。全国人民开始进入艰苦的八年抗战时期。

    远在香港的杜月笙无法忘却孟小冬,也为她仍身处日寇占领下的北平而感到不安。于是,他通过留在上海的账房先生黄国栋,给孟小冬写了一封信,让她也去香港。可以想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孟小冬收到杜月笙的信,该是何等的温暖。她或许会认为,杜月笙对她是真心的,也只有他(当然还有姚玉兰)能够给予她温情。于是,她立即收拾行装,动身去了香港。

    不知为什么,孟小冬在香港只逗留了几个月。然后,她又孤身一人,途经上海返回了北平。颇为神秘的是,去港时,孟小冬身边只有一只皮箱;北返时,她带了五只皮箱。与此同时,杜月笙写信给黄国栋,让他负责护送孟小冬北归,并确保她,还有那五只皮箱的安全,并特别嘱咐不能让日伪查扣皮箱。黄国栋虽然并不知道那些皮箱里装了什么,但他恪尽职守,以手上的一张“特别通行证”将孟小冬安全送抵北平。至于皮箱里的东西,除了当事人,则无人知晓。

    现如今,孟小冬又和杜月笙在一起,投其所好自然能博得杜、孟两人的开心啦。

    舞台上正在上演着《游龙戏凤》,演员自然无法与余叔岩、梅兰芳相比,自然也不能与孟小冬、梅兰芳相比肩。虽说看的戏是与曾经的爱人同台演出的曲目,但杜月笙并不介意,他指定要唱《游龙戏凤》的这一段。

    (李凤姊):人潇洒性温存若有意似无情不知他家何处

    不知他何姓名倒叫我坐立难安睡不宁

    (皇帝):姓朱名德正家住北京城二十岁还没定过亲

    (李凤姊):嘿你来做什么

    (皇帝):我爱上酒家人我进了酒家门

    (李凤姊):我哥哥不在家今天不卖酒

    (皇帝):卖酒的风情好你比酒更迷人

    (李凤姊):我们卖酒做营生不懂爱也不懂情

    (皇帝):为什么坐立难安睡不宁

    (大牛):你说爱又谈情存的是什么心再要不安份我送你进衙门

    (李凤姊):大牛别胡说快去扫地说什么好人心原来是假正经人家的手帕给你涂得满天星

    (皇帝):满天星价连城皇帝题的诗皇后绣的凤

    (李凤姊):你假戏当成真欺君罪你罪不轻

    (皇帝):店名叫龙凤难道不欺君

    (李凤姊):我们龙凤店远近都知名皇帝都不管我劝你少费心

    (皇帝):不必提龙凤还是论婚姻你貌美丽你性聪明一见就倾心再见就钟情你愿意我带你进京城我和你双双对对配龙凤深宫上苑度晨昏

    ……

    彭洁寰只知道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是京剧名角,在她牵线搭桥下,杜月笙目前最爱的女人是孟小冬,也是京剧演员,所以请来京剧社唱堂会戏。但彭洁寰却不知道这出《游龙戏凤》余叔岩和梅兰芳演过,孟小冬与梅兰芳也曾演过。而孟与梅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孟小冬是梅兰芳的旧爱,她与梅兰芳离婚后饱经流言蜚语一度遁入空门,杜月笙曾帮她出头向梅兰芳讨说法拿到了2万块的离婚费。复出之后,她剪彩时遇到了当年帮助过他的杜月笙,在姚玉兰这个“红娘”的撮合下,她终于开始和杜月笙同居,但当时并没有名份。

    也许是触景生情,也许是感叹人生之无常,孟小冬依偎在杜月笙的肩膀上开始啜泣起来。而杜月笙却并没有生彭洁寰的气,他反而借题发挥,幽默地说:

    “冬皇(孟小冬被誉为京剧老生这一行的‘皇帝’,后简称为‘冬皇’),你就是我的皇后,我要好好把你好好供起来,再也不会让你受委曲了。”杜月笙说着温柔地将孟小冬揉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颊,拿出手帕替她擦拭眼泪。

    “镛哥,在舞台上我是个负心皇帝,在生活中我可是个痴情女子啊!”孟小冬的这番话心由戏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皇,戏里头你是女生演‘老生’,最后老生抛弃了‘花旦(指梅兰芳)’,生活中却反而遭到了‘花旦’的遗弃,我可是真正的老生哦,此老生,非彼‘老生’,我不是正德皇帝,但我对你的感情确是一片痴情。”杜月笙说着用左手抓起孟小冬的左手,用右手拖住放到自己的左心口,让其感受到自己心动的脉搏,“真心是永远不会说谎的。”

    “怎么鉴别?”孟小冬破涕为笑打趣地问道。

    “你体会一下,有没有忽快忽慢的现象?”杜月笙一本正经地回答,“这出戏名叫《游龙戏凤》,我不是龙,也不戏凤,我可是恋凤哦!”

    “是吗?你不是龙,可你是人精啊,照你这么说该改成《人精恋凤》啦?”孟小冬在杜月笙的怀抱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心。

    “人精恋凤?这名字好,那我们一起来演一出?娘子,请啊!”杜月笙学着京剧老生的腔调,“那句戏词怎么唱来着?噢……‘不必提龙凤,还是论婚姻,你貌美丽,你性聪明,一见就倾心再见就钟情。’”他站起身做了个“请”的动作。

    孟小冬心领神会,配合着杜月笙并纠正他的姿势。

    演出结束后,彭洁寰让颜根发护送剧社回去,他自己和王智、孙懿波去拜见杜月笙详谈。

    颜根发领命后,指挥部下将剧社的行头等装上卡车,请几位主演坐上轿车返回他们的住所。

    凑巧,那位扮演李凤姊的演员与他共乘一辆车。

    “你是……李凤姊?”颜根发这会可是近距离观察这位演员,但见她长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比在舞台上更楚楚动人。

    “那是角色的名字,奴家艺名白兰花,叫我兰花好了。”这位叫白兰花的姑娘说话与唱戏也有一比,如黄鹂献声清脆悦耳。

    “噢……你……兰花?你演得真好!”颜根发自从和岗崎美慧子结婚以来,三宝很少主动与他搭讪,他即便有满腹牢骚也无从发泄,只能闷在心中让其烂掉,他忽然有一种很想与眼前这位演员搭腔的感觉,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是颜团长吧?”白兰花反倒大方得体地说:“你可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前途?”颜根发被说到心痛处,他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路在何方?”

    “不会吧?”白兰花感到有点诧异,她莞尔一笑道:“闷得慌就来我们剧社听戏呗!保你一听就解烦恼。”

    颜根发也被白兰花的爽朗所感染,“一定!一定!”

    不一会汽车就到达了目的地,颜根发指挥士兵将所有的道具、行头搬到剧社老板指定的位置,他摘下白手套,与白兰花握手道别。

    “再会!”白兰花的这一声“再会!”着实余音绕梁,令颜根发痴痴地站在那里,直到士兵招呼他上车时,他才如梦方醒。

    杜月笙终于答应帮彭洁寰一把。由于通货膨胀很厉害,上海民众怕交通银行倒闭,存户们纷纷前往挤兑,为了安定人心,杜月笙特地差人搜集两麻袋纸钞,亲自带着工人把这两麻袋钞票扛到交通银行,告诉行员他要存钱,挤兑的民众眼见连杜月笙都还继续存钱,心想杜月笙都不怕银行倒账,我们还怕什么。原先争先恐后想提领存款的民众,逐渐散去,暂时化解了银行的挤兑风潮。

    在政治、军事、经济的三重压力下,1948年8月13日,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在行政院长翁文灏、财政部长王云五的帮助策划下,提出了“经济紧急处置方案”,准备进行“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

    这项政策的实施可谓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即8月19日,国民政府便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其主要内容是:一、从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以一元金圆券兑换300万元法币,十足准备发行金圆券;二、限期以金圆券收兑人民持有的黄金、白银、银币与外汇,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违者严办;三、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外国的外汇资产,违者制裁;四、整理财政并加强管制经济,实行限价,以稳定物价、平衡国家总预算及国际开支。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如在上海获得成功,即可打开全国的局面,经济状况如获好转,内战就可以打下去,孤注一掷,国民党政府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上海是这次经济管制的重中之重。

    当这一消息传到上海时,彭洁寰还正在准备与杜月笙协商如何借助帮会的力量治理上海的具体事宜,然经济基础毕竟决定了上层建筑,没有了经济基础一切都是空谈,他们合作治理上海的计划就这样搁浅了。

    杜月笙忙着去转移资产,彭洁寰自然也不会闲着。

    市民因为米行关门囤积居奇,发动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王智和颜根发到办公室去找彭洁寰未果,只见他的秘书正在张贴*,王、颜两人瞥了一眼,桌面上摊满了*,有日用品类的,有办公用品类的,有食品类的,有餐饮类的,有打高尔夫球的,有洗桑拿的,有高档酒店的……金额大至上万元,小到几十元,甚至连一包牙签、一盒火柴的*应有尽有。秘书告诉他俩特派员在自己的寓所。

    于是,王智、颜根发心急火燎地赶往彭洁寰所在的寓所,寓所里也正忙得热火朝天,那落地的座钟俨然是办公室里失踪的那台,那杯具、茶具也都有办公室的烙印……

    彭洁寰正和家人、孙懿波在一起指挥着佣人和士兵装箱,那场面与日本人战败撤离完全相似。

    “你们……你们怎么来的?”彭洁寰首先发现了王、颜二人,之前,除孙懿波外,还没有下属到过他的寓所,霎那间,他自然有些意外和尴尬。

    “报告特派员!”王、颜二人见彭洁寰一脸的正经和威严,一起立正报告,连称呼也改了,不是平时的“大哥”。“有要事相告。”

    “什么要事?瞧你们那猴急的样,难道天要塌下来了?”彭洁寰早已今非昔比,他不是军校里那个温柔敦厚的大哥,而是眼下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特派员,但毕竟眼前的是自己的同窗,他也不好意思大声训斥,示意他们坐下说话。

    颜根发只见一个熟悉的女人身影一声不吭地往楼上走去,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直到她消失在视线中。

    王智刚坐下,就向彭洁寰报告了市民因米行关门示威游行的情况。彭洁寰仿佛注意到了颜根发的失神,他问颜根发道:“四弟以为该怎么办?”

    颜根发还在那里发愣,王智捅了捅他,他喃喃地说,“这么像?这么像?”

    “四弟,你在想什么?什么‘这么想?这么想?’的?”彭洁寰提高了嗓门,提醒王、颜两位要正视与他的谈话。

    “像?……我是这么想的……”颜根发总算回过神来,他灵机一动从“像”字绕到“想”字,“是不是要出动部队去维护秩序?”

    “二弟,你怎么看?”见王、颜两位都聚精会神在听取自己的问话,彭洁寰这才脸色缓和了不少。

    “部队一动恐怕更容易激起民愤,还是让警察出动维护秩序比较好!”王智提了条相对缓和的措施。

    “那就这样吧!”彭洁寰颔首表示同意,“三弟,你去给警察局长打电话,让他派警察出面维护秩序,记住不能真枪实弹,可以用消防水笼头、催泪弹等,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用,让他每个小时向我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

    孙懿波领命去布置了。

    “二弟、四弟,你们这一天也够累了,好好回去休息吧!”彭洁寰起身走到王、颜两位身边,王智和颜根发赶紧也起身站立,他两手分别搭在他们的肩膀上,“非常时期,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来串门,我已经接到消息,蒋大公子就要来上海主政经济管制工作,你们也好自为之吧!”

    原来,为了监督各大城市的“币制改革”执行情况,蒋介石派出了多路经济管制督导员。上海是全国的财政、经济和工商业中心,坐镇上海的正是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他誓言“只打老虎,不拍苍蝇”,“要把上海翻一个身,成为新的经济阵地”。

    蒋公子的这番誓言真的能兑现吗?彭洁寰、王智、孙懿波和颜根发这四位同窗兄弟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未完待续)

    (2013.12.2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