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材料为王 > 第八十七章 砸盘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八十七章 砸盘

小说:材料为王作者:急冻人字数:29444更新时间 : 2012-09-11 14:02:03
    【汗,不知不觉就九千字了……

    朋友们都知道,上周本书强推。按照起点惯例,这差不多就是上架的信号。如果确是本周上架,还请到时候朋友们看在作者辛勤努力的份上,能帮衬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郭逸铭对DEC研发部门的收编进行得悄无声息,非常顺利。

    西部计算机公司与DEC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夏天,那时公司刚刚研发出软驱、软盘,正在美国寻找合作伙伴以打开市场。恰好当时DEC正处于业务低迷期,整个公司全年营业额上十亿,但利润却下滑到可怕的80万美元。股价持续走低,股东失去信心,传统市场不断丢失,新的利润增长点却还没找到,整个DEC帝国摇摇欲坠,所有人都处于迷茫彷徨之中,近乎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这个时候他们对于西部计算机公司还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软驱不错,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IBM研发的360K软驱,觉得可以通过加装这种软驱,在竞争中胜过对手一头。同时也可以向老客户售卖这种软驱,以补贴公司利润。

    但紧随着在隔年2月,混合并行处理器的出现,将两个公司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是为了重整雄风,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立足,而另一个则是为了推广混合并行处理器标准,双方走到了一起。两家公司同心协力,各自提供了自己的最优化资源:一个提供的是雄厚的人脉关系,一个提供的是技术上的支持和市场策略上的解决方案。这种最优组合,最后竟然成功地将IBM狙击在市场门口,让从未尝一败的蓝色巨人未战先溃,也让两家公司一举改变了各自的未来。

    之后的两家公司可谓是进入了蜜月期,联系越来越紧密。

    郭逸铭在旧金山建立的新实验室,成功地从DEC引来了大批工程师与国内研发人员共同工作,在进一步密切两家关系的同时,也让国内研发人员迅速成长起来。中美电子研究所那面墙上,节节攀升的曲线图,其中固然有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但更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DEC慷慨地开放了他们的技术库。从而让长期闭门造车的国内研发人员,接触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继而目标明确地加以吸收、消化,才能以如此快的速度紧紧追赶欧美最新科技。

    两家公司的联合实验室,也让两家公司的研究人员有了频繁的接触,同时让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的长处。

    美国工程师们那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深厚的实践经验,让国内的科学家们明白到双方的差距,不惜以对方为师,拼命地吸收着每一滴养分。而国内科学家奋发图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精神,在让美国工程师们感到震惊之余,也为他们所感动,进而敬佩。

    一边是学有所长,一边是勤奋刻苦,双方叠加的效果,就是联合实验室硕果累累。经过数月的磨合,现在实验室每个月差不多都能取得数十项、上百项科技成果,并以此申报国际专利。

    而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们,也很关系专利的申报结果,因为这些成果也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按照公司的规定,每个研究员的工作成就都会换算成研发点数,记在每个人名下。然后他们每月可以按照研发点数,领取相应的工资及奖金。

    这个所谓的研发点数,其实就是奖金刺激的变通说法。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允许工厂发放奖金,作为激励措施,但国内的奖励最高限额也才5块钱人民币。当初公司软驱销售打开市场,第一次给位软驱、软盘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磁性材料实验室陈中教授他们一干研发人员发放奖金的时候,每个人看到至少5位数的奖金额,所有人都吓得双脚打颤,硬塞到他们手里,他们也不敢拿!

    迫于无奈,公司最后采用了计算研发点的变通方法,所有的工作成绩、专利分红等等,全都换算成研发点,存在每个人名下。

    研究员们可以随时随地,向公司要求将研发点变现,也可以作为其他用途的支付手段:例如额外的休假时间、全家出国旅游、购买高档家庭电器、子女出国留学等等各种用途。

    说穿了,就是以研究所财力为后盾,内部通行的一种代用币!

    但这个代用币的名称就好听多了,“研发点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他们对研究工作成果的肯定。对内对外说起来都是响当当的,如果不知道这些研究点数能换多少钱、多少用途,谁也不会大惊小怪。

    于是在换用了这个名称以后,就连最保守的研究员们都接受了它。

    金钱自然不是万能的,但在有些时候,金钱确实能起到一般的激励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巨大冲击效果。

    自从公司兑现了所有承诺,大家都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公司里的研究人员们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实验室,继续昨日未完成的工作。有些研究人员更是24小时泡在实验室里不出来。加上从国内各个科研院所搂来的,国内数十年间积累的大量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涌现,短短的一年内就新申请了数千项技术专利。

    郭逸铭看到这个增长势头都有些害怕,这些研发人员太疯狂了,给他的感觉,他们是在燃烧生命。

    被吓坏了的他,不得不再三要求大家保重身体,并特意扩招了一批退休的名老医生,定期给大家检查身体,为每个人量身开出各种保养身体的药方、食谱。公司的后勤部门更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对各位研究人员的家人进行定期家访,发现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公司都会出面,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

    对于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他们这些老人出来工作以后,孙儿孙女没人照看的问题,公司干脆仿照国内大型国企,申报国家教委批准,请来那些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办起了一个托儿所。

    后来托儿所办得还很不错,所有的家长都很满意。

    公司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反馈之后,干脆又扩大了教学范围,在托儿所之外,又建了一所职工子弟小学、一所职工子弟初中。如果不是高中以上教育单位,必须由国家统一办理,他们就连高中也建起来了。

    公司聘请了大量的优秀退休教师,其中不少人还是荣获过国家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模范教师,非常懂得因材施教。在他们的尊尊教导,和悉心关照下,学校的教学成果竟然比国内的那些重点学校还好。到后来,研究所所有的员工都把自己正在上小学初中的子女、孙儿孙女送到了职工托儿所、子弟学校来上学。

    更有那些关系单位也渐渐听到了传言,纷纷托人找上门来,希望能让子女或是干部子弟能来这里上学的。再后来研究所子弟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就连市委、市府、各部局也陆续有人前来联系入学事宜。到现在,公司的幼儿园入托的3岁到6岁的孩子,已经达到了300多人,竟然超过了市第一幼儿园。

    而小学、初中部就读的学生,更是达到了1000多人,完全就如同一个中等规模的普通中、小学学校一般。

    在公司的不吝投入下,幼儿园的娱乐设施、小学中学的体育器材、教学器材等等,都非常齐全。有些国内没有的设施,还找国内厂家专门定制或是干脆从国外购入,教学硬件上的装备丝毫不比国外差!

    每年研究所淘汰的科教仪器,都会首先考虑各级学校教学,只要学校有需要,完全是无偿援助。

    而这一点,就连最苛刻的财务人员都没有意见:谁家没有两三个孩子呢!

    幼儿园、小学、初中,所有的老师加起来,总数达到了320多人,差不多把北京、天津、廊坊等周边教育水平最好的退休老教师一网打尽!如此密集的教育资源,几乎达到了一名教师照顾四、五个孩子的超高程度!

    这样大投入下,教育水平怎么可能不高!

    在普遍实行区域入学制度的时代,中美电子研究所这种等同于精英育才的办学方法,简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随着时间流逝,学校每年小升初、初升高,大批学生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恐怖成绩,更是让这个奇迹越发成为了一种传说。

    而且那些考上市重点小学的孩子们,还拒绝了重点初中的邀请,坚决留在子弟学校初中部继续就学,则更是把这个传说,变成了一个骄傲的资历。

    一批批进入中美电子研究所企业托儿所、小学、初中就学,并以优异成绩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入学的孩子,也使得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关系网不断扩大。当后来国内开放教学范围,职工子弟校扩展到高中、大学的时候,西部集团教育网在普通学子中的口碑,已几乎成为了国内的常青藤一般。毕业生们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也涵盖政、经、商、工、科研等各个领域,且不少人在相关领域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使得西部集团教育网,成为全国所有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在公司种种措施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有劳必有得,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专利归公司但个人只要能创造出足够大的价值,收入上不封顶!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每一个研究员都爆发出了令人恐怖的能量,众志成城爆发出来的力量,不断地夯实着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基础,帮助它每一天都在快速成长。

    虽然公司真正成立只有不到三年,但在聚拢了国内数十年研发积累、从DEC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全体上千名研究员飞速吸收融合之后,西部计算机(集团)公司的实际底蕴,其实已不亚于国外成立了数十年的大型科技集团。

    甚至还略强一点!

    这一点不但研究所的人自己明白,就连雾里观花的局外人也略知一二。

    到了82年11月,虽然公司才刚刚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总资产只有DEC五分之一,但所有人都已不再当西部计算机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公司了。

    在所有计算机从业人员、公司、媒体眼中,它都是一家业务上与DEC相互扶持,成长潜力更是远超过DEC,且还在冉冉升起的一个国际性新型高科技集团。

    谁都不敢对它有任何轻视之意。

    在这种认知氛围下,DEC的研发人员没有丝毫骄矜之气。经过双方高层的撮合,双方研究人员积极融合,波澜不惊。在美方技术人员看来,这次收编与之前的技术交流似乎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实验室数量扩大了,人员更多了,交流范围更广了,所有的美方工程师都没有觉察任何异常之处。

    郭逸铭也不想让收编工作做得太明显,使奥尔森产生抵触或是懊恼情绪。

    所以他只是不断加大双方联合研发的人数上限,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一点点加深双方的密切联系。他预计用三年时间,逐步地将中美两方研究力量捏合为一个整体,最终实现双方科研部门的彻底融合。

    而此时奥尔森已经顾不得计较这些了。

    为了在小型机市场打一个翻身仗,从IBM手中收复失地,以洗刷曾经的耻辱入。他作为DEC的执行总裁,居然直接加入到精简指令处理器、以及精简指令架构工作站的研发之中,并亲自赤膊上阵,挽起袖子充当起了一名技术开发人员。

    他本来就是一名技术狂人,对IBM的恨,更是让他赤红了双眼。反正他在个人机市场也无所作为,还不如全情投入服务器市场,以求重新抢回他小型机之父的头衔,把旧日仇敌杀个片甲不留,以雪心头之恨!

    郭逸铭对此自然是乐观其成。

    对于对方的要求,他都是全力支持:要技术给技术、要研究人员给研究人员。他会提供充分的炮弹,让老奥同志和IBM斗个你死我活去吧!

    当然,最好的技术、能够扭转乾坤的技术,他是绝对不会给奥尔森的!

    绝对不给!

    但如果奥尔森顶不住了,他肯定会像机器猫一样,适时从口袋里掏出一件宝贝,让他在短时间内可以大展雄威,取得阶段性的领先。

    然后相持,然后消耗……

    他跟在屁股后面捡些洋落就行了。

    老头,你可千万要顶住啊,我可是很看好你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

    比尔最近感觉很是春风得意。

    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是他与艾伦一起于1975年建立的。当初决定公司名称时,是他第一个想出微软这个特定的词汇。这个词将微型计算机这个单词与软件的英文单词,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公司的业务范畴,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说是他一生之中最值得骄傲的灵光一线。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艰难啊,虽然他的母亲是某著名基金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性董事长,父亲是闻名全美的著名大律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但按照西方的惯例,子女在成年时都必须**创业,父母只会在关键的时刻帮扶一把,但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他们却是不会过问的。

    只有让子女在艰难中经受磨难,才能有出息,这是西方的固有观念。

    当初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才创业,他与艾伦两人,在房间里关了整整一周,写出了BASCI基础字符指令代码。为了把程序卖出去,两人经受了不知多少的白眼,受了令他永生难忘的委屈。可当时编写BISIC编译语言的程序爱好者实在太多了,而且人家都是免费传播,只有他们和寥寥无几两三个公司试图想靠它赚钱,这就给他们的销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整整两年,他们的销售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后来还是他的母亲看不下去了,伸了把援手,对同在一个董事会担任董事的IBM首席执行官约翰埃克斯提了下这事。比尔的运气也很好,当时IBM恰好需要一款应用于ALR计算机上的高级编译语言,再说比尔他们当时也不敢卖太贵,对方听说这套软件只卖300万美元,当即爽快地付了钱。

    这成为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所捞到的第一桶金,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的意义,不在于比尔他们赚到了平生第一个300万,而是通过这次交易,他们顺利地搭上了IBM这条大船!

    比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的编程技巧很高,但这并非必不可少的。毕竟强中更有强中手,编程能力强过他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他最大的优点,是从小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之下,见多识广,看过了各种大场面,对于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敏锐洞察力。

    就像这次,明明他只是去IBM汇报关于将BASIC重新编译,以运用于IBM最新推出的PC个人机。但就是这一次普通的工作会议,他就敏锐地发现,IBM还没有谈妥PC机的操作系统!

    以他的谈话技巧,他迅速从对方口中得到答案:CP/M的拥有人盖里.基德尔博士要价太高,他要求每份CP/M支付他279美元的授权使用费,IBM方面对此很不高兴。

    这个信息,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最多就当作一个笑话听听就算,但比尔却再一次爆发出了他在商业上无与伦比的惊人决断力。他立即抓住了关键要素:IBM需要一款操作系统;他们现在还没有;本来看好的软件,但拥有人要价太高,谈判可能会崩!

    就这短短三个要点,一下子击中了他的敏感神经。

    其他人在面对这个信息时,大多数人会当做谈资记下来,以后好像别人吹嘘。而少数具有商业运作思维的人会因此而产生某些特别的想法,但还会瞻前顾后。只有比尔,他在抓住了这个重要的商业机密之后,即刻就产生了以此拓展事业的念头,并随即想出了解决办法,更是立即就将设想变为了行动。

    他迅速找到IBM个人计算机的开发项目组负责人,向对方提出,他可以在一周内交出一款操作系统,解决IBM-PC尚无合用操作系统的困境!

    而事实上,此时,在他手里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款可以用于IBM-PC的操作系统,但他就敢直言允诺!

    这个允诺成功引起了对方的极大兴趣。

    对方知道他母亲与公司首席执行官之间的友谊,而且这个小伙子人很不错,平时在公司里人缘很好。再考虑到IBM开发这款个人计算机已经耗时太长,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极为焦虑,董事会更是对个人机迟迟不能诞生颇有微词。如果把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引进来,可以作为逼迫基德尔博士降低他开价的有力手段,于是当场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下周,公司将对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提交的操作系统进行验证,看是否适用于IBM-PC。

    得到最完美的结果,比尔的心脏都在狂跳!

    他一出门,就直接找到艾伦,两人根据以前收集到的信息,马不停蹄跑到一家销售CP/M兼容版本磁盘操作系统的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购买了对方基于8086处理器编写的磁盘操作系统所有版权。随后将其拿回家,两人连夜疯狂地对其进行改写,并重新命名为MS-DOS,终于赶在第二周提交给了IBM。

    8088终究不是8086,两人改写的程序错漏百出,IBM的工程师从**找出300多条漏洞。但最终,因为基德尔博士死咬着报价不松口,IBM还是同意将MS-DOS作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候选软件之一。

    就在这个时候,比尔善于抓住机会的商业特质再次爆发。他迅速提议,可以直接将这款操作系统安装在电脑里,作为配送软件赠送给客户。这只是一个噱头,实际上操作系统的售价已经包含在了计算机价格之中。但客户并不知情,他们看到一台拿回去,就马上可以完整使用的计算机,一定会非常惊喜,认为自己是赚了便宜。而利用顾客的这种心理,可以有助于打开公司的销路。

    这个时候,DEC的C/R81已经上市,并赢得了用户巨大好评,其中西部计算机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就是随即配送的,反响极其热烈。

    考虑到IBM已经落于后手,如果在销售手段上再不做改进,恐怕将迎来惨败。

    于是比尔的提议被顺利通过,IBM方面允诺,每销售出去一台搭载MS-DOS的个人计算机,就支付给他99美元。

    这个价格和CP/M相比,自然是非常低廉的,但比尔已经极为兴奋,当即满口答应。

    事实证明,他的捆绑策略对于IBM推广个人机来说并不成功。但对于他推销自己的MS-DOS,却是成功地让人嫉妒!在第一批IBM拉来捧场的五万台订单之后,此后一年,IBM总计收到了一百三十万台的订单,这个数字让他欣喜若狂到无法自已。

    一百三十万啊!

    由于基德尔那个大傻瓜,死抱着279美元定价咬死不松口,结果几乎就没人买他的。因此这一百三十万台计算机上,等于是全部搭载的他们公司的MS-DOS!

    每台99美元,这一下子就是1.3亿美元!

    要知道当初他们购买这款软件,才花了6万美元!整整2000倍以上的巨大利差!如果要评比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他们绝对有资格竞争前十名!

    比尔的心情好极了,至于IBM的销量不佳,这关他什么事!IBM这头庞然大物是不可能倒的,哪怕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处理器再好,哪怕他们的营销策略再成功,联邦政府也不会允许他们一家独大。

    看看现在市场上任怎么风吹雨打,IBM的个人计算机一直很稳定维持在38%这个位置,就是最明白不过的铁证!

    只要抱住IBM这根粗大腿,他每年至少能卖出去上百万份操作系统,这就是每年上亿的纯利润,这样的幸福日子简直是太快乐了。

    所以他不绝不能容许这样的好日子就此结束。

    当IBM也痛下决心,打算即便和西部计算机公司就专利权打官司,也一定要研发基于IBM-PC的视窗操作系统时,他立马第一个跳出来主动请缨。他必须要保住IBM御用操作系统提供商的地位,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再从IBM挖几个程序员过来,这更可以进一步抱紧IBM的大腿,还能免费获得IBM的技术,那真是爽死了。

    结果这次,他再次如愿以偿。

    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成功地从IBM手中,得到了视窗操作系统的开发承诺。

    经过数月的奋战,现在他们联合研发的视窗操作系统,已经顺利开发了大约百分之五十,照这个进度,大概还有三四个月时间,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这个进度一点也不算快,因为这个所谓的视窗操作系统,就是个唬人的玩意儿!

    从他们反编译的西部计算机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来看,这所谓的操作系统,根本就是一个应用软件!

    西部计算机公司吹到天上去的操作系统,其本质只是一个壳软件!

    它所调用的核心指令,全都是UNIX的现成指令,甚至连程序运行都是在UNIX环境下。所谓的视窗系统,他妈的就是一个UNIX的应用程序。

    只是西部计算机公司非常巧妙地用很少的计算机资源,通过点、线图框,再加几个图标,以及下拉菜单什么的,虚构出一个看似操作系统的视窗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双击图标,从而启动存储与磁盘上的应用程序。

    就这么简单。

    比尔那个懊悔啊,这么简单的点子,当初他怎么没想到?如果他能提前一年,开发这种所谓的视窗操作系统,别说IBM的操作系统单子早就拿下来了,就连西部计算机公司都只能跟在他屁股后面吃灰。

    如果对方胆敢剽窃他的视窗系统,他就告死对方!

    虽然他对虚幻中的剽窃行为咬牙切齿,但他自己却不怕仿写西部计算机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而遭到对方的专利诉讼。

    因为有IBM在背后给他背书!

    IBM在操作系统上,已经大大落后于DEC。虽然在它巨大的关系网协助下,个人机总算卖出去不少,但当初准备不足,产能没有发动起来,实际卖出去的成品,到现在才只有40多万台,大量定但还未兑现。软件商们都对为少量的用户提供软件不感兴趣,更对专门为MS-DOS磁盘操作系统编写应用软件兴致缺缺。

    他们都知道,IBM是不会容忍自己没有合用的视窗操作系统,从而长期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它就是冒着打官司的风险,也必然要搞出自己的视窗操作系统。

    既然MS-DOS迟早要被淘汰,谁会有兴趣专门为它开发各种应用程序,然后过不了多久,又被市场淘汰?

    钱太多,烧手了才会这么干!

    所以在这款操作系统出来,并向所有的软件供应商公布程序接口之前,大家都在观望,谁也没有积极行动。

    甚至IBM自己都没有动力来研发相关的应用软件。

    与日新月异,C/R81用户群几乎每个月都能上市一到两款应用程序的繁荣场面相比,整个IBM-PC用户市场就是一幅要死不活的状态,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这就造成IBM-PC到目前为止,只有几款从CP/M移植过来的表格软件,在勉强支撑着门面。大量的用户们都在抱怨不停,说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购买C/R81。省得看到人家为漂亮时尚的C/R81选择用哪款软件更好、挑挑选选,自己却抱着一台丑陋难看的IBM-PC,无软件可用而生气。

    MS-DOS命不长久,比尔之所以会主动请缨,开发视窗操作系统也就不言自明。

    总算这个壳软件并不复杂,他们又有竞争对手的现成例子作为参考,编写起来尤其顺利。乐观估计,也就是明年二三月份了。算上从程序中去除BUG的时间,最多到明年五月份就能与公众见面。

    到时候,他又能收钱收到手发软了!

    比尔开心得这两天走路,脚都有些发软,看起来像是在空中漂移一般。

    他视察完程序开发组最新的进展情况,开心地哼着小调回到办公室,正打算打开桌上的C/R81玩一盘坦克大战,忽然门被人粗暴地推开,砰一下撞在墙上,又反弹回来,打到那人身上,痛得他啊地一声叫了起来。

    比尔一抬头,发现是合伙人艾伦,不觉一乐:“保罗,你干什么这么慌慌张张的,有幽灵在追你吗?”

    说完,他觉得这个笑话很好笑,便咧着嘴笑了起来。

    他和艾伦都是年轻人,两人连大学都没上完就中途辍学。到今年,他们才26、7岁,正是年轻不知愁滋味的时候。两人都是性格开朗的人,经常在一起打打闹闹,虽然年纪渐长,但活泼开朗的性格却始终没变。公司的程序员也大多是些年轻人,彼此之间像兄弟还胜过老板职员。

    事业上的成功,让公司里整天都响着阵阵欢声笑语。

    比尔的笑话,却没让对方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一把关上门,大步走到比尔办公桌前,双手撑着桌面,大声喊道:“比尔,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

    比尔也觉察出事情有些不对。但他从小跟在父母身边,见过的成功人士不知凡几,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他们的许多优点。沉稳便是其中之一。所有成功人士除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广泛的关系网,沉稳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只有沉稳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慌不乱,沉着地作出应对,并能抓住主要问题迅速加以解决,从而化解危机,甚至将危机变为机遇。

    这就是他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

    他立即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站起身按着艾伦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慌张,并且亲自动手为对方倒了一杯咖啡,让他喝下去。

    “谢谢!”

    艾伦喝完咖啡,人也冷静了一些,可以开口顺畅地说明情况:“西部计算机公司刚才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对视窗操作系统进行了重新编译,以适应UNIX环境下,IBM-PC所搭配的8088使用视窗操作系统的问题。他们表示,PC-XT是一款不错的好计算机,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应该得到更加完善的软件支持……”

    比尔已经听不下去了,他眼睛里能看到对方的嘴在一张一合,可耳朵里只传来阵阵嗡嗡的声响,其他什么都听不到。

    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

    西部计算机公司所公布的狗屁理由,简直不值一哂。

    可当对方针对的目标是自己,他却感到万分惊恐,在巨大的恐惧笼罩下,什么沉着冷静,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很清楚,对方的目标,就是自己!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去对付IBM,为什么要对我们一个小公司,还下这样的毒手!”

    他嘴里喃喃自语。

    他想不通,你西部计算机公司一个堂堂国际性计算机集团,软硬件通吃,在市场上所向披靡,找谁当对手不好,怎么把我一个小软件公司当作目标,用这种卑劣的手法来砸盘!你这是要我死啊!

    我招你惹你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