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建文天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教育改革(二)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一百三十四章 教育改革(二)

小说:建文天下作者:孤独的远方字数:3906更新时间 : 2019-06-20 17:59:15
    我?

    朱允炆沉默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不知道能不能说明白。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说,什么都不能说。

    但还是要说点什么的。

    ......

    “太后,”

    朱允炆走回座位上,神情有些沉重的道:“当年父亲英年早逝,皇爷爷将我立为储君,之后发生了蓝玉大案,朝中文臣武将一扫而空。”

    “当时皇爷爷处于极端的彷徨犹豫当中,他一会儿担心朕守不住江山,一会儿又担心朕的那些王叔不能善终,所以朕行事万分小心,既要暗中积蓄力量,以备将来压制诸王,同时又要尽可能不引起皇爷爷的疑心;另外还要忍受诸位王叔的跋扈,尽量营造一种与诸王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局面。”

    “当然,总体上,皇爷爷还是向着朕的,但他还是要朕保证,只要诸王不叛乱,都要保他们荣华富贵,朕答应了。”

    “在朕做储君,以及登基头两年的时间里,朕经常夜不能寐,半夜被噩梦困扰,有无数次朕梦到,燕王率军南下,江北诸军或败或降,最后燕军渡江,占领京师,朕不得不烧毁宫城,仓皇逃窜,从此流浪江湖,躲躲藏藏......”

    “从那以后,朕就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让朕的子孙面临这种局面,所以朕要打造一个铁桶的大明,同时也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看着满脸激动、慷慨陈词的儿子,太后吕氏有些惊诧,她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拉过儿子的手,有些动情的道:“允炆,你当初过的这么艰难,是真的吗?怎么也不和母亲说一下呢?”

    说到这里,吕氏抬起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声音也有些呜咽。

    “唉!”

    朱允炆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笑道:“没事了,都过去了,母亲。”

    “不过也是好事,有了那几年的磨练,朕做起事情来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只不过——”

    说到这里,朱允炆停顿了一下,才道:“只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危险,稍有不当,社稷就有倾覆之祸,到那时,即使江山依然属朱,但我们这一支皇族,恐怕会被人斩尽诛绝。”

    “不是每个人都能度过这种磨难,然后成长起来的。”

    “所以朕必须加强对太子的教育。”

    吕氏被朱允炆说的心惊肉跳,不由得往前探了探身子,略带一些惊慌的道:“允炆,有那么严重吗?是不是有些夸张啊?”

    “朕一点都不夸张,如今大明最大的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危机,那就是国内士农工商各阶层百姓的生活福祉问题。”

    朱允炆右手挥舞了一下,朗声道:“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士不兴、无兵不安,大明要想兴盛,此五者,缺一不可!”

    “而如今太子乃至大明的士子,都过于看重儒家的经典文献,对农事、工技、商贸、兵事知之甚少,即使略知一二,大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所以朕必须要改变这一点,而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太子本人,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詹事府的官员,方孝孺,首当其冲!”

    “这也是朕要贬斥方孝孺的主要原因,农学院、工学院的诸位教授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却被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士人所轻视,而他们自己也往往自惭形秽,不敢争辩,长此以往,朕苦心孤诣打造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另外即使是历国公这样的军方重将,竟然也被方孝孺压了一头,不敢言语,这让朕十分震惊,所以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朕并不否认方孝孺的才华,但是他如今已经成为一块拦路石,所以必须搬走,朕已经决定了!”

    听着儿子斩钉截铁的声音,太后知道事情已经不可能改变了,但还是有些不忍心的道:“方孝孺毕竟是大儒文宗,远去海东,山高路远,餐风饮露的,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出个什么意外,有个好歹的,哀家以为实在有些可惜。”

    “这个没关系,朕已经令地方官员对其好生照顾,而且他是异地为官,并非真的贬斥流放,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太后您就放心吧!”

    “好吧,哀家只是有些担心,昔日方先生的老师宋老先生,就是死在流放的路上,你父亲闻听后,悲痛万分,但只有在晚上回到寝宫后才敢偷偷哭上两声,半点不敢表现在明面上,哀家记得,从那时候起,你父亲就对太祖皇帝疏远了,二人之间多是君臣之义,而父子之情,就淡了许多,许多!”

    “哀家不希望今日的奎儿,如他的爷爷一样,也不希望你,变成你的爷爷那样,皇帝,你明白吗?”

    朱允炆愣了一下,皱眉道:“还有这事?朕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你当时还小,而且太祖皇帝尚在,谁敢乱说话?等你登基了,这都已经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没有话头,自然也没有人来与你分说的!”

    “哦!”

    朱允炆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道:“朕明白母亲的意思了,朕会注意的。”

    “这样哀家就放心了!”

    太后也点点头,同时微微松了口气。

    ......

    “把解缙叫过来!”

    “是,陛下!”

    从慈宁宫出来,朱允炆在御花园转了一会儿,才回到乾清宫,小睡了一会儿,起身后正洗漱时,吩咐将解缙叫过来。

    时间不长,解缙快步跑了过来,施礼后,朱允炆让其坐下。

    “大珅,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太好啊?”

    “回陛下,微臣还好。”

    “呵呵,朕知道,你心中多少有些不平,士奇、勉仁、敬止资历皆不如你,但士奇做了吏部尚书,敬止外放了浙江布政使,勉仁去了一次海东,回来就当了兵部侍郎,你是不是有些眼热了?”

    听到皇帝平淡的话语,解缙身体抖若筛糠,跪伏在地,哆嗦着道:“陛下,臣,臣有罪!”

    “唉!你起来吧!”

    朱允炆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道。

    “臣有罪!臣有罪!”

    解缙连连磕头。

    “没关系,朕没有怪你的意思,你起来吧!”

    “谢陛下!”

    解缙哆哆嗦嗦的起身,颤颤巍巍的坐在墩子上,额头的鲜血留下来,也不敢擦。

    朱允炆苦笑两声,有些不忍,令人给他包扎一番,解缙连连谢恩。

    ......

    “大珅,这些年来,朕一直有外放你的打算,在一直没有成行,你可知为什么吗?”

    “知道,臣才微德薄,不堪重任。”

    “并非如此,你才名煊赫,倾动海内,且勇于任事,表里通达,实在是良臣的不二人选;但你也有最大的弱点,你自恃才高,目无余子,好臧否人物,行事不够谨密,乃取祸之道也。”

    “这些年来,诽谤你、攻歼你的不在少数,所以朕一直压着你,就是希望君臣一场,能够善始善终。”

    “但事到如今,朕也不能再压下去了,秘书处本是养才之地,经过朕调教后,都会一一外放,大珅你资格最老,所以朕也就不留你了!”

    “不,陛下,微臣愿意终身随侍陛下左右,绝不谋求外放,还望陛下垂怜!”

    听了皇帝的话,解缙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非常感动,不由的翻身跪倒,涕泪横流,拒绝外放。

    “呵呵,你起来吧,刚包扎完的伤口,别再撕裂了!”

    朱允炆笑了笑,挥手让其起来,待其坐定,正色道:“朕意已决,卿无需多言!”

    “是,陛下!”

    “朕要成立一个文教部,你来做尚书,职衔从二品,你可愿意?”

    “臣愿意!”

    解缙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很好,文教部主要负责学校贡举之事,这些事情以前由礼部主抓,但如今全部归入文教部。”

    “但是,你要记住,朕成立这个部门,自然是有新的举措。”

    “你这个文教尚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纂全国的教材,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级别,供各地县学、府学以及京师大学使用,科目上大致有经史、数学、物理、法律、建筑、农学、工学这八种,当然如果朕有遗漏的,你也可以加上。”

    “对了,还有一门政治。”

    “政治?”

    “对,这是给太子看的,朕希望通过这本书,他能够明白历朝历代朝廷制度的演进,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对我大明的各级机构、政府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哦,臣明白了!”

    “不过这本书,就不要外传了!”

    “臣遵旨。”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些科目里,经史、法律这两类臣尚算娴熟,但数学、屋里、建筑、农学等等,臣没太多涉猎。”

    “这无妨,朕给你权限,可以征召全国相关科目的饱学之士,包括工学院、农学院的专家教授。”

    “好的,那臣没有问题了!”

    “很好,一会儿黄子澄会过来,你们沟通一下,明天就正式开始办。”

    “是!”

    “朕还有一个要求,太子的教材要尽快出来,朕只给你三个月时间,至于通用教材,朕给你半年时间。”

    “今年年底,朕要昭告天下,科举要增加科目,注重实务,同时到各级部门观政的进士、举人,甚至秀才,都必须进行专业考试。”

    “这些考试,你也要和各部尚书沟通一下,尽快出台相应政策规章制度!记清楚了吗?”

    “记清楚了,陛下,臣领旨!”

    解缙站起身,朗声应道,脸上挂满了笑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