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建文天下 > 第五章 复员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五章 复员

小说:建文天下作者:孤独的远方字数:3737更新时间 : 2018-10-09 14:05:06
    “啊?哈!哈哈!哈哈哈!”

    当消息传到京师,传到朱允炆手上时,朱允炆先是愕然,继而哈哈大笑,他一边拍着桌子,一边笑道:“真没想到啊!真没想到啊!足利义满机关算尽,却帮了朕的大忙了啊!哈哈,哈哈哈!”

    旁边侍立的刘璟、解缙等人也发出会心的微笑,事情太离奇了,当地保奴被从琉球劫走的时候,大家都担心会在草原上掀起新的波澜,草原部众会再次统合在一个旗帜下,大明边关将会面临新的考验,东北的建设可能不得不停止,但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是这个结果。

    刘璟为人老成持重,待朱允炆兴奋劲过了后,连忙出列:“陛下,请注意仪容!”

    “哦!”朱允炆回过神来,也有些不好意思,他轻轻咳嗽了两声,正色道:“仲景、大珅,你们怎么看?”

    “陛下,微臣以为,这次事变后,漠西瓦剌和漠东诸部的裂痕,将很难弥补,实在是大明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解缙首先出列道。

    “那夏天的时候,瓦剌为何要南下袭扰呢?”

    “这个,”解缙想了一下,道:“这可能是瓦剌的障眼法吧,为了掩饰其西归的意图。”

    “不对,”朱允炆想了想,摇头道:“那个时候,地保奴还没有回到草原,说不定瓦剌确实有南下的意思!”

    “仲景,传旨绥远、山西、河北、东北各都司,令其小心戒备,防止是敌人的诡计,另外,”朱允炆顿了一下,然后道:“让毅国公密切注意瓦剌西归后,关西七卫、东察合台汗国以及帖木儿汗国的动向,如果有可能的话,让他们先忙起来!”

    “是,陛下!”

    ......

    瓦剌的威胁暂时解除后,皇帝朱允炆正式下诏,近卫军从今年起开始复员,服役年限达到的士兵、军官都可以退役还乡,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

    平壤,近卫第一军驻地。

    “......”

    “末将张伦接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伦施礼后,半天没有起来,其身后的众将也是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张将军,怎么了?”

    “没什么!”

    张伦叹了口气,起身拱手道:“杨大人,您一路鞍马劳顿,还请进营房休息一下,末将处理一些事情就过来!”

    “好的,张将军请自便,不过复员的事情要抓紧啊,陛下的意思是,让这些大明的勇士能够回家过年!”

    “那是,那是,末将明白,大人请放心!”

    杨荣在的时候,没有人敢说话,等他走远了,张伦身后的众将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道:

    “将军,这,这是什么意思啊?”

    “将军,陛下不要我们了吗?”

    “将军,为什么陛下要让士兵复员?我们第一军还不够优秀吗?”

    “将军,陛下是不是被奸臣蒙蔽了啊?”

    ......

    听着部下的叽叽喳喳声,张伦侧脸看了看面沉如水的监察使冯益平,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刻道:“都给我住嘴!所有人回到本职岗位上去,安抚好手下,要相信陛下,明白吗?”

    “是,将军!”

    近卫军军法严酷,所以张伦发话后,没有人再敢说话,只好施礼后,跑步返回自己的营区。

    “老冯,看你的样子的,是不是心里早就有数了啊?”

    “是的,十多天前,监察部的公文就到了,让我们做好官兵复员的准备!”

    “嗯,”张伦皱眉思索了一下,道:“这个我有印象,但我以为怎么着也得打下倭国之后吧,但没想到,唉!”

    “那怎么可能?”冯益平摇了摇头:“复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军方、各地官府紧密配合,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只要启动了就不可能停下来。”

    “嗯,”张伦叹了口气:“我明白,只不过总是抱着幻想,觉得......算了,不说了,复员的事情得麻烦老兄费心了。”

    “没什么,职责所在!”

    ......

    和朱允炆想象的不同,大部分士兵是不愿意复员的。

    相对普通军户的穷逼生活,近卫军的生活如同天堂一般,虽然训练辛苦,军法严苛,但吃穿用度都要好上一大截,每天都有白米饭、白面馒头,还能隔三差五吃上鸡蛋、鱼虾、猪牛羊肉什么的,至于军装,都是统一定制的,质量上乘,穿在身上,也很精神,大家都很喜欢。

    近卫军的监察部门设立的非常早,所以克扣军饷用度的事情要少得多,这一点也是官兵们最为满意的事情。

    另外监察部门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督促官兵认字写字,据说这也是皇帝的要求,希望官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但是,自己这些全面发展的人才,却要离开近卫军,这让许多人都想不通!

    一时间,各级军官那里挤满了人,纷纷要求向皇帝上书,他们是陛下的忠诚卫士,愿意为陛下奋战到死。

    ......

    为了大明朝的第一批复员军人,朱允炆可以说耗尽了心思。

    按照《兵役法》,普通士兵服役期为七年,少尉、中尉九年、上尉十年,少校、中校十二年,上校十五年,将官则不需要退役,可以为陛下奋斗到死。

    这次复员的主要是普通士兵,每个士兵退役的待遇也很优厚:银币七枚、良田二十亩、一头牛、全套的农具,如果立下战功,银币会相应的增加,如果愿意去偏远地区,如东北、朝鲜,授田可以增加到五十亩,甚至一百亩。

    如果士兵是军户,则可以进入当地卫所任职,级别提升一级;如果要转为民户,原则上只能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转出,但必须离开原卫所,到附近府县入籍;如果立有战功,可以适当放宽,按照级别将父母兄弟转出。

    但父母兄弟迁出的情况,则只能选择边疆地区,如河北、东北、朝鲜等地,这些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如果离开卫所,成为民籍,则可以到当地陆军中学学习一年,学费全免,考核合格后,可以到附近担任村长、乡长,还可以到公安局任职,成为一名光荣的皇家警察。

    最后,所有转为民籍的士兵,都要编入预备役,归当地的预备役管理机构管理,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预备役士兵也是要上战场的。

    ......

    经过初期的惊讶和埋怨后,大家都意识到,官兵复员是皇命,不可更改,所以大家纷纷到自己的上级,或者到监察使那里打听具体情况。

    当杨荣、冯益平等人将复员待遇讲清楚之后,众人不由得议论纷纷,盘算该如何选择,是该离开卫所,还是留在卫所?是将家族带出来,扎根边疆?还是自己扎根边疆?是在河北、东北还是朝鲜?

    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协商、统计、上报,近卫第一军、第二军的复员申请递交到了总监察部和兵部,最后上报到皇帝这里,朱允炆非常慎重和激动的盖上御玺,昭告天下。

    复员军人的去向也出乎朱允炆的预料,愿意离开卫所,全家搬迁到河北、朝鲜和东北的士兵占到两成左右;在附近府县转为民籍的比预想的多得多,达到五成;剩余的三成,选择了留在卫所,训练新兵。

    由于转为民籍的人数比预想的多,所以附近府县纷纷叫苦,所以朱允炆下令,将这些人在布政使司内部调配,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好在开国时间不长,大明的土地闲置还比较多,安排几千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近卫第一军、第二军总计三万两千余人,其中复员人数接近两万人,可谓元气大伤,所以张伦、曹玉书等人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新兵接受和训练中去。

    新兵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目前朝鲜的二十多个卫所,一个是新兵训练基地。

    新兵训练基地成立于建文七年五月,驸马都尉梅殷任新兵训练总监,隶属总监察部,目前基地主要有五个,分布在京师、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五省,其他省份的基地正在建设中。

    新兵训练基地的学员主要来自于各地的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和各地卫所,还有少部分的平民百姓。

    目前平民百姓参军人数并不多,这是传统使然,朱允炆希望以后能够逐渐改变这种局面,而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提高军人的素质,提高军人的地位,逐渐让人看到参军的好处,同时,作为皇帝,朱允炆也希望用这种方式逐步将触角分散到乡村,当然这条路还很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朱允炆命杨荣、张伦、曹玉书等人挑出优秀复员军人代表,到京师接受自己的检阅,并在奉天殿赐宴,享受这种殊荣的军人们激动不已,山呼万岁。

    这些复员军人后来大多数都在各地的复员军人管理所、管理处任职,他们也成为朱允炆在各地的耳目,因为朱允炆允许他们直接上京告状,并给与他们通行令牌,各地官吏不得阻挡。

    从总体上来说,这次复员达到了朱允炆的要求,实现了他的三个目的:

    一、士兵定时轮换,杜绝兵为将有现象的出现,将领的野心自然得到遏制。

    二、士兵回到地方,担任基层官员,加强了朝廷对乡村的控制。

    三、士兵能否复员,不需老死异乡,且待遇丰厚,激发了百姓参军的热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