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朱明 > 第43章盐粮之争六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43章盐粮之争六

小说:朱明作者:二月嘲风字数:3141更新时间 : 2017-09-22 23:12:36
    打着玖安粮行旗号的军队连夜出动,依据早就侦查好的名单,顺藤摸瓜,将往日里嚣张不可一世的狼帮成员几乎一网打尽。

    有反抗的帮众就地正法;敢于出头的家属视为帮匪,毫不留情斩杀;盐商的家丁、盐丁出面阻止,被刘文秀的军队轻易击败,不服气的全都见了阎王。

    大半夜,整个扬州城血腥冲天,全城人人自危。富商们更是又惊又怒,深怕朱二愣子破门而入。

    面对行事如此肆无忌惮的朱顺明,这些自诩大胆、不将朝廷王法放在眼里的富商们开始害怕。早知道朱二愣子如此愣,何必同他闹得如此不可开交?万一……富商们不敢想想,只得关紧大门,加强防御,祈祷上苍。

    当夜行动,有件事刘文秀没有向朱顺明汇报,他当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个主薄带领衙差前来阻止刘文秀抓人杀人。衙差同狼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同刘文秀的人剑拔弩张。

    主薄义正言辞斥问道:“汝等何来缉捕权利?缉捕盗匪乃官府之责。看在汝等乃受害者份上,本官不予追究,还不速速约束尔等行为。难道汝等要造反吗?”

    刘文秀斜眼看了主薄一眼,挥挥手,如同赶苍蝇一般,不耐烦道:“去去去,看你是官差,放你一马。不然,你们这种黑白不分的家伙,小爷一刀一个,杀了天下太平。”

    “你……”主薄气得七窍生烟,跳脚不已。

    形势比人强,主薄不得不愤愤的带队离开。这个主薄,名叫史可法。

    ………………

    天亮后,人们战战兢兢的出门,发现街面上照旧太平,只是少了以往横行无忌的街头混混、不见欺行霸市的流氓地痞,习惯调戏良家妇女的二代们也不见踪影。

    买粮的人们来到万寿大街。大街上看不到昨夜的血腥痕迹,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再大的事情,总会被时间冲淡。

    玖安粮行早早开门,白花花的大米堆得有如小山。还是昨天的老价格,这令排队的平民安下心。玖安玖安,真能长治久安就好了。

    玖安粮行的霸道行径轰动整个扬州府,甚至传遍南直隶。

    在知府吴桂芳的支持下,玖安粮行护卫队继续在扬州府清扫富商们组建的上不得台面的地下势力。富商们有苦难言,吃了大亏还不敢声张。

    朱顺明用金钱开道,说服了吴桂芳,赢得了扬州府最大的官面力量。

    接着他用粮食作为筹码,低价倾销,不仅打击了扬州府富商,赚取了大量银钱,更是赢得了扬州府平民的民心。

    加上他强大的军事力量,行事又有章有法有理有据,因此,在官场默许下,他得以用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扫荡了扬州府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将扬州富商们张开的爪牙狠狠的斩断了几只。

    很快,玖安粮行就在扬州府其余五个州县开业。再也没人敢上门找不自在。富商们一个个战战兢兢,深怕朱二愣子的屠刀砍下来,哪敢给他下刀的机会?

    扬州府粮食价格一下暴跌。从三十多两一石暴跌十倍,居然还少有人问津。大伙都认定了玖安粮行这块金字招牌。

    玖安粮行的大米不仅色泽鲜明,都是上好的新粮,更是一点都没有掺杂碎石麸皮,而且足称足量,真正童叟无欺。

    堆积了大量粮食的粮商们欲哭无泪。粮食又不是银子,能无限期的收藏。收得久了,粮食就变成了垃圾。

    更何况有的粮商为了囤积高价粮,将房产土地抵押给了当铺和盐商,以求搏一把。如今粮价被朱二愣子打压得比进价还低,更是一时半会无法脱手。眼看当期就要到了,再不还款,土地房屋甚至老婆小妾都成别人的了。

    马田熙自杀了。

    这个风光一时的大粮商,背靠南京镇守刘公公,在扬州府横行无忌嚣张无比,让很多人敢怒不敢言。

    可是马田熙的下场也让众人唏嘘不已。

    马田熙认准了粮食还会涨价,将自己的家产全都抵押出去,借了大量银钱。更是打着刘公公的名头,从高利贷手中借了十几万两,在粮价十二三两的价位上吃进了几万石稻谷。

    但朱顺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金钱开道,买通了知府吴桂芳,得以进入扬州府。

    站在平息粮荒的道德制高点,借助扬州府最高的行政权力,凭借强大的武装力量,朱顺明很快进入扬州府,将扬州一众粮商打得溃不成军,把扬州各地下势力连根拔起,而且获得了扬州官场、民间的好名声。

    归根结底,还是扬州商人做得太过火。奢淫也就算了,这些商人还想谋求更高的社会地位。

    谋求社会地位也行,但总得有底线,不能拿扬州几百万百姓的生死做筹码。

    吴桂芳也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毫不犹豫的放弃扬州粮商,转而同朱顺明结盟。

    一旦扬州因缺粮而引起暴动,他这个知府首当其冲,就算不被暴民当场杀死,也逃不过崇祯皇帝的圣旨。崇祯皇帝对犯错的大臣可是从来不手软的。

    马田熙上吊自杀,家产被南京刑部查抄,家人全都受株连,女人入教坊司,男人流放岭南。

    刘公公的吃相如此难看,令众人心寒。马田熙为刘公公兢兢业业打理粮食生意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落得如此下场,众白手套们不禁兔死狐悲。

    ………………

    扬州粮商跳水的跳水,上吊的上吊,再没往日意气风发趾高气扬的光景。

    成千上万石稻谷压在仓库中脱不了手,逼债的成日上门,刀枪威逼,撒泼骂街,闹得不得安宁。

    朱顺明利用手里最大的武器——粮食,一下就击中了扬州商人的咽喉,打得他们说不出话,眼泪鼻涕碎牙一起吞下肚。

    到十一月第底,南直隶的粮价彻底平息下来,恢复到往常的三两银子一石。一众粮商彻底绝望。

    有朱二愣子这个搅局着,加上他掌握了湖广这个产粮区,粮价还不是任由他定?粮商们仓库中的粮食永远不可能涨价了。到了明年上新粮,这些陈谷子还不成了垃圾?

    有绝望的粮食找到玖安粮行,希望玖安粮行能够接手他们的粮食。

    李赟才倒是很好说话,一口就答应。不过出的价格有点低,谷子一两银子一石,不到扬州粮商进价的一成。

    这些落水的粮商有如捞到救命稻草,纷纷将库存的高价粮贱卖给玖安粮行。能卖一分是一分,好过烂在仓库中。

    有了这些钱,好歹能赎回一栋小宅子,一家人有个落脚点。也能做点小生意,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大批抵押的铺面、房产无力收回,全都推向市面,造成这些抵押品价格暴跌,甚至不到平日的五成。

    朱顺明在粮食的一进一出中挣得海量银钱,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这些产业。

    很快,扬州城以往热闹的内城铺面纷纷改换东家,从湖广远道而来的商人们出现在扬州城中。

    他们贩卖的物品物美价廉,新奇而实用,很快在扬州城站稳了脚跟,逐步铺展开来。

    至此,朱顺明的“校尉”计划实现了三部曲中的第一步——商业入侵扬州府。

    到十二月初,朱顺明顾不得在家过年,而是开始了他“校尉”计划的第二步——跨海北上登州。

    ………………

    据石磊的军情司回报,登州已经乱成一团糟,孔友德的叛军、孙元化的朝廷军队,以及前来支援平叛的援军在登莱地区打得不可开交。

    原本孙元化的守军处于劣势,被孔友德的叛军围着打,登州城池都被攻破。

    孙元化退出登州,退往栖霞县据守待援。

    后山东巡抚朱大典派出总兵金国其率兵增援。金国其一时大意,被叛军杀了个埋伏,死伤不少。同时也被吓破了胆,犹犹豫豫不敢进逼,又不敢撤退。

    叛军据守登州城,孙元化占据栖霞县,金国其进退维谷,战争一时进入僵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