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

小说:南国江山作者:四国军棋字数:4900更新时间 : 2017-10-01 23:55:42
    听到投降这个决定,众将脸色都有些不自然。

    第一个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地方就是,寇彦卿之前对他们还算不错,他们也不想直接背叛。

    而第二点就更加让他们难以下定决心了,那就是投降吴国之后的待遇问题。

    在这之前,投降吴国的将领除了当初钱镠的部下如今逐渐融入了吴国外,其他势力的将领即便投降吴国一般也得不到重用。

    而且根据吴国的规矩,即便他们得到了重用,将来能够行使的权利也远远比不上在梁国为将。

    相比之下,似乎还是留在梁国要更加舒服一些。

    张易自然也明白众将的担忧,他低声对众将道:“实不相瞒,投降之后咱们会受到何等待遇,就是本将心中也没底。不过若是留在襄州城内的话,你以为咱们还有活路吗?”

    众将脸色一变,连忙问道:“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张易叹道:“本将听说,陛下已经不行了,朝中之人,根本就无心也无力来支援咱们这里;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诸位觉得咱们能守住襄州吗?”

    “别忘了,即便咱们不投降,那几位只怕也会投降啊!”

    张易提到的“那几位”,其实也就是另外几个领兵将领。

    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即便是众将自己不投降,但谁能保证别人不投降呢?

    只要有一人起心要投降,襄州就会失守。

    甚至于,即便没人主动投降,襄州依旧会失守。

    在这种情况下,众将即便对于投降吴国依旧有些顾虑,但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张易的计划。

    随即,张易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部将派出城去与吴军联络。

    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杨渥等人自然是欣然接受,并且约定好了与入城相关的事情。

    当天晚上,张易果然打开城门,早有准备的吴军当即涌入城中,将城门接管。

    紧接着后续的大军源源不断的开进城中。

    守军顿时一片大乱,要么在吴军的进攻下当即选择了投降,要么在匆忙抵抗未果后被吴军消灭。

    可惜寇彦卿、刘鄩、高季昌等人见势不妙,早早的就选择了出城渡河前往樊城。

    到了第二早上天光放亮时,整个襄州城都已经落入了吴军的掌控之中,城内唯有少量敌军尚在顽抗。

    此时,吴军大营内。

    “尔等献城有功,让我军得以轻易拿下襄州这座大城,孤自然不会亏待。”

    杨渥端坐于上手中央,手指头轻轻的敲击着扶手。

    而张易则带着手下的将领们心情紧张的跪伏在地上,等待着杨渥的决断。

    “这样吧,张易,孤听说你手中原本就有三千人,昨日城中守军又有不少梁军投降我军。”

    “孤允许你从这些降军中选出两千人,加上你原本的三千人,成立一个新的效义军,你就做为效义军的指挥使,单独听命于枢密院的统领!”

    “若是将来你能立下功劳,那么孤还会给你更多的军队,让你做都指挥使,甚至是都督!只要你能对孤忠心,将来拜将封侯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你的部将,也都各有封赏,你将他们的名单和功劳列出来,稍后会有加封!”杨渥郑重承诺道。

    张易听了之后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激道:“末将多谢大王厚恩,必当誓死相报!”

    虽说昨日夜里他派出的使者在与杨渥商谈投降之事时,杨渥就说过事后会有重赏,但那毕竟是在战前。

    如今大局已经定下,杨渥是不是会兑现“重赏”,这一点谁都没把握。

    即便杨渥真的给他们重赏,张易也觉得,按照吴国以前的做法,很可能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厢军指挥使的职务,而且以后还难以得到重用。

    但如今看来,杨渥虽然依旧只给了他一个指挥使的职位,但兵力却是他原本的部下,而且还不是厢军的指挥使,而是独.立于禁军之外的新的编制,由枢密院单独统领。

    这就意味着他的地位与禁军的那些指挥使相比甚至还要更高一点。

    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杨渥还答应他,只要他将来能够立下更多的功劳,那么他的职务还能继续升迁。

    “赌对了!这一次真的是赌对了!”张易一边感激着,一边暗自为自己昨夜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他却不知,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待遇,还是昨天杨渥等人临时商议之后的决定。

    在张易的使者回去之后,杨渥便召集众将开了个小会,其中郭崇韬就特意提出了降将的待遇问题。

    在以前,吴国对于那些降将都是完全吸收融合,不给他们任何坐大的机会。

    为此,那些降将基本上都不会有太高的待遇。

    不过郭崇韬却提出,随着吴军成功夺取荆襄,南方除了岭南外,已经基本一统了。

    接下来吴国的主要目标就要放到北伐中原上去。

    可以肯定的是,将来当吴军进行北伐时,梁国肯定有不少人都会在“投降”与“坚守”之间犹豫。

    尤其是考虑到当吴军北伐时,晋军肯定也不会放过南征的机会。

    这样一来,在吴军和晋军的南北夹击之下,梁国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到时候许多梁国的地方势力就会做出选择,到底是投降吴国还是投降晋国。

    若是吴国的国策依旧不发生变化,依旧对那些投降的外来势力小心提防,并且想尽办法的予以打压,只怕在与晋国争夺这些地方势力的过程中,吴国会远远落后晋国。

    换言之,那些地方势力就有可能投降晋国,从而变成吴国的敌对势力。

    那时候,有了晋国在背后撑腰,只怕吴国也未必就能轻易击败这些地方势力;即便能击败,但一地一地的打下去,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彻底收服那些地方。

    而若是吴国也能改变一下策略,适当的给那些降将一个好的前程,那些地方势力自然就会有不少人会选择投降。

    说到底,投降之后再次背叛的毕竟只是少数人,更多的还是只想着保留自己原本的利益。

    而且如今的吴国有整个南方作为后方,单独一些地方势力即便造反也不需要担心。

    等到将来局势定下来后,吴国自然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势力。

    听了郭崇韬的建议后,吴国众将都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只负责打仗,对这些事情一般不怎么关心。

    但杨渥却不同了,这么重要的建议他自然要好好思考一下。

    历代以来,像吴国之前那样小心提防投降势力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势力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都会利用到那些投降势力。

    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朝了。

    以清军原本的实力,想要统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就是善于利用降军的原因。

    清军在入关的一开始就给那些降军各种厚待,比如吴三桂、尚可喜等人都封了王爵,以此来吸引北方那些尚未决定行止的明朝将领。

    而南明一方,那些朝中大臣实在是太过迂腐,在政策上一点变通都不懂。

    对于北方的那些已经快转变成军阀的势力,依旧抱着以前的老眼光,给那些将领最多也就是封一个伯爵。

    此外,那些文官集团依旧高高在上,不将那些军阀看在眼里,给出的条件也多是华而不实。

    这两相比较,那些原本还在犹豫的地方势力自然就加入了清军一方。

    结果清军入关没过多久,就席卷了整个中原,将北方彻底纳入治下。

    再加上南方的抗清势力还不断的自相残杀,严重的消耗了自身的力量,这就使得清军轻易就夺取了整个中国。

    如今吴国的实力还远远没有到能无视那些地方势力的地步,所以杨渥觉得,将来也有必要争取一下。

    而给张易这份优待,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告诉北方梁国那些还在犹豫的人,吴国的政策已经开始有了转变,让他们放心的来投。

    当然,杨渥也不会傻到太放纵这些势力,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松松绑而已,给那些人一个希望,让他们不至于都去投降晋国。

    张易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不过他的兴奋却是无以言表。

    他当即就向杨渥提出,愿意亲自领兵攻打樊城,为吴军开道。

    对此建议,杨渥却是以他的部众尚未挑选出来为由,让其先选好五千将士,将效义军组建起来再说。

    在襄州城休整几天后,吴国水军也通过水路到达。

    五月十一日,吴军渡过汉江,对樊城发起进攻。

    三天后,吴军攻破城池,寇彦卿等将领再次逃离。

    接下来,杨渥命秦裴、柴再用等将领各自领兵四面出击,接连夺取郢、随、申、安四州之地,彻底将战线与东面的光州、寿州拉齐。

    不过到了此时,吴军也是兵力疲惫,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而梁军方面,在敬翔的建议下,卧病在床的朱温命大将杨师厚领兵五万南下,以帮助稳住南方的防线,避免南方整个的崩溃。

    在此情形下,杨渥决定暂时收兵回去,等待下一次的时机。

    不过在收兵回去之前,却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好。

    首先一点就是荆襄的防御问题。

    立足于江南的政权,无不将荆襄视为首要重地。

    但正因为荆襄太过重要了,所以荆襄的守备上就有些不好处理。

    若是留守荆襄的兵力太少了,就有可能挡不住外敌的进攻;而若是留守的兵力太多了,那又有可能出现地方割据的情况。

    五代十国时期的高季昌且不说,南北朝时期荆襄之地同样是屡次背叛,虽然经过南方朝廷的多次镇压,但依旧不能保证荆襄完全臣属。

    杨渥可不以为以如今吴国的局势就不会出现地方割据。

    要知道便是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都会出安史之乱这种重大叛乱,更何况如今天下原本就动荡不安。

    而且经过唐朝中期以来这一百多年的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杨渥可不觉得自己的部将中就没有那种有野心的人存在。

    而且就算杨渥的部将没有野心,但他也不能保证他的部将的部将中没有那种有野心的人。

    若是有人再效仿高季昌那样,在荆襄搞割据,到时候杨渥就有得头痛了。

    所以最终,杨渥决定在荆襄驻守三个军共六万大军,分别驻守荆州、鄂州和襄州三地,让他们既能相互支援,又能相互制衡,避免某一家实力过大。

    其中柴再用负责留守襄州,刘信负责留守荆州,而鄂州则由暂时朱虔佑代理都督的右镇国军驻守。

    新投降的张易则领兵五千驻守樊城,此外还有司马福同样率领水军驻守鄂州,以随时支援襄州或者荆州。

    至于王茂章,他的运气不错,在昏迷几天之后便醒了过来,虽然身体依旧很虚弱,不过总算捡回来一条命,如今留在江陵养伤。

    五月二十三日,杨渥下令班师回朝。

    至此,持续了四个多月的荆襄争夺战,最终以吴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而吴军的胜利,也迅速传遍了各地。

    ……

    幽州城外,晋军大营中。

    当李存勖接到吴军在江陵大败蜀、梁、荆南三家联军的时候,即便是他也为吴军的大胜而咋舌不已。

    太轻松了!

    那一战吴军赢得太轻松了一点。

    除了一开始两军之间还算正常的交战外,后面等到蜀军主动出击后,战事就变为一边倒的情形。

    最终吴军以极为轻微的代价就击败了十万联军。

    这个结果让李存勖等人震惊不已,难道说吴军的战力真的就这么强大吗?

    若真是如此的话,将来晋军与吴军碰上之后,又能不能取得上风呢?

    除了对吴军的强大战力感到担忧外,对于杨渥在此战中的指挥李存勖却是不怎么感冒。

    毕竟相比于使用智谋,年轻气盛的李存勖自然是更加喜好用硬碰硬的手段来击败对手。

    那种冲锋陷阵、驰骋疆场的感觉,才是他最为偏爱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