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故事有点长:都付笑谈中 > 第七十六章 有了出息就单干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七十六章 有了出息就单干

小说:故事有点长:都付笑谈中作者:微笑少字数:2572更新时间 : 2013-06-25 14:48:19
    智家,也就是智氏,他们的祖先曾是荀氏。在晋文公上台之前,荀氏就已经是晋国望族,属于晋国旧贵族。



    荀氏家族的荀息,在晋献公时期得到过重用,代表作是参与策划并直接执行“假途灭虢”计划。因为荀息非常忠诚能干,所以晋献公在临死时,把幼子和晋国托付给他。他也正因为对晋献公过于愚忠,所以在晋献公死后的晋国内乱中,自感有负于献公托孤而自杀了。



    到晋文公时,荀息的孙子荀林父,在那场城濮之战中,为晋文公驾驶战车,立下了战功。



    战后称霸的晋文公,为了扩充晋军军力,同时也平衡一下新旧贵族的利益,曾经设置过三行,也就是晋军预备役部队。并任命荀林父做中行将,这是三行中的最高军职。所以,荀林父就从荀氏家族中分立出来,称为中行氏。



    这里,对晋国的军制、正卿和世卿,先做个说明:



    晋国虽然后来设过五军,甚至六军,但按照常规,一般只设三军。



    我们前面说过这条常规,西周时天子制定规则,规定只有天子才可拥有六军,诸侯大国最多设三军,中等国家可设二军,小国只能设一军。



    制定这个规则的本意,是要确保天子在军队规模上,保持对诸侯们的绝对优势。因为,军队作为国家机器,对于维护**统治至关重要。同时,天子也通过允许设立几军,来明确诸侯享有什么样的政治待遇,有点类似于今天国事访问时该放多少响礼炮。



    应该说,本意没有问题。但是,细节有大问题。



    问题在于,制定规则时没有考虑到,军队规模能有多大,并不取决于规则里规定多大,而是取决于你的实力有多大。这种严重脱离了实际的规则,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早晚会沦为一纸空文。



    果然,到东周时,就周天子手上的那点地、那点人,别说凑不出来六军,就算拉上三岁小孩勉强凑够了数,却也未必能养得起这么多军队。



    而有的诸侯国,比如晋文公时期的晋国,那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钱有钱,唯一的扩军阻力就是那条已经过了时的规则。终于,霸主晋文公勇敢地突破了这条规则,摘下了这根套在诸侯头上的紧箍咒。从此以后,其他大国们也都纷纷效仿,一发不可收拾。



    到战国时,为了战争需要,一个大国拉出几十万军队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这条周代最重要的一条政治规则,就这样被无情地扔进了废纸堆。



    但在春秋中期之前,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条规则还有点用。



    所以,一般情况下,当时晋国只有上、中、下三军。每军有一将一佐,就是一个司令和一个副司令。三军共有六个正副司令,他们都称为卿,比大夫的地位高,这就是所谓晋国六卿。因为卿位可以世袭,所以也被称为世卿。其中,中军将在六卿中位列第一,一般还同时担任执政,所以又称正卿,是晋国的第二把手。



    和爷爷荀息一样,荀林父一生忠诚谨慎,战功卓著。到晋景公时,还担任过晋国正卿,主持军国大事。



    和很多家庭一样,在荀林父的弟弟们中,最小的弟弟荀首,最是聪明能干,所以也最得大哥的偏爱和器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