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隋末逐鹿记 > 第三集 第三十三章 大婚(中)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三集 第三十三章 大婚(中)

小说:隋末逐鹿记作者:梧桐疏影字数:5527更新时间 : 2019-04-08 17:13:21
    三年,十月三十日,辰时。

    乐寿,金城宫,崇文殿。

    灵宝神君,夏王高畅正在和政事堂,军机处一干官员进行会议,高畅不喜欢天天上朝,没有特殊情况之下,他一般三天开一小会,九天开一次扩大会议,当然,若是有事情发生,那些官员也会私下里来觐见高畅,望他决断。

    窗外,雪花纷飞,寒气彻骨,大殿内,却温暖如春,四个大火炉放在屋子的四个角落,这火盆并非普通的火炉,那些火盆虽然可以令室内温暖升高,散发出的烟气却难以驱散,这屋中的火炉是由高畅发下图纸,由工部的工匠所特地制造,火炉有专用的排烟管道,将木柴燃烧时散发的青烟排放到屋外去,因此,大殿内温暖怡人,却一点也不气闷。

    去年冬天,平原的工匠所就按照高畅的图纸制造出了这种火炉,不过,由于时日过短,除了高畅和麾下的文臣武将,以及少部分与高畅交好的世家大族用上之外,并未推广开去,到了今年,不仅位于平原的工匠所,还有在乐寿新成立的工匠所也开始大肆生产这种火炉,除了供应自己人所用,当作夏王的福利之外,还云集乐寿的大量商人将其贩卖出去,这种火炉深得那些位于北地的世家大族的喜爱,一时间,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给夏国的财政平添了一些收入。

    崇文殿上,民部尚书管平正在总结这一个月的赋税收入,以及支出,他站在大堂中间,在高畅和一干人的注视下侃侃而谈,不晓得是殿内温度的缘故,还是他过于激动,管平那微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汗珠。

    如今,夏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这几个地方。

    首先当然是赋税,农庄每年要上缴一些粮食,其他的来自于那些世家大族,在高畅的强势之下,那些世家大族隐瞒土地,偷税漏税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粮食,是国之大重,这一点,高畅和他的那些官员自然不敢忽视。

    然后,就是来自商业上的赋税,高畅对商人非常看重,并不歧视他们,商人进入夏国境内,只征收一次交易税,看其交易货物的多寡,以及种类收税,所有的货物种类该收多少税都有明文规定,官府的税吏必须照此办理,除了交易税之外,并没有其他那些诸如进城税,市场税等等乌七八糟的税务,因此,虽然天下大乱,交通隔绝,那些商人们还是愿意冒着危险到夏国来做生意。

    高畅之所以优待商人,这是因为夏国生产有大量新鲜的货物,比如这种将烟气排放室外的火炉,对读书人来说珍贵异常的雪纸,改良了印刷术,可以批量生产,并且字迹清楚的书籍,做工精巧,用起来非常舒适的胡椅和胡床.过商人的渠道贩卖出去,毕竟,高畅本身的销售渠道无法吃下所有的货物。

    当然,像军械,布匹这样的货物高畅是不会向外推广的,在工部尚书宋正本的辛勤工作下,在乐寿,各种各样的工匠所拔地而起,一点也不比高畅的老巢平原差劲,在这些工匠所中,防守最为严密的当然是打造军械的军械所,内部人都称之为一号工匠所,除此之外,就是生产织布机的三号工匠所。

    织布机是划时代的产物,要知道,没有高畅的图纸,真正的织布机要到南宋末年才产生,准确地说,由工匠所制造的织布机远比那个时候的织布机先进,已经明朝时的水准。

    高畅将制造出来的织布机分派到各个农庄,由农庄的神庙保管,然后由神官组织农庄的妇人进行织布,这远比私人家庭制造布匹的速度快了许多。

    布匹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当做金钱流通的,有了织布机生产出的大量布匹,在财政上,高畅的夏国才摆脱了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所以,管平在大殿上才敢以如此雄壮的声音侃侃而谈,要知道,在织布机没有大规模进入应用的时候,在每一次的朝会上,他可是经常诉苦,大喊财政困窘。

    九月份和十月份,高畅军打了一次大仗,消耗了大量的财赋,并且,境内发生了叛乱,叛乱使得一些农庄颗粒无收,造成了大量的难民。

    不过,幸好那次战争拖的时间不长,消耗的财赋比较有限,而且,河间城被打下之后,损耗也不严重,城中甚至还有足够好几万军民吃上半年之久的存粮,再加上剿灭境内那些叛乱的世家大族,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粮食,所以,总的说来,收入还是略微大过付出。

    管平说话的口气也变得理直气壮了许多。

    汇报完了上个月的收支之后,管平提到了税赋问题,高畅政府的税赋政策和大隋王朝大不一样,甚至不同于以往的历代王朝。

    因为农庄的农民播种的是国家的土地,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所以,他们所缴的赋税只有一样,那就是

    粮食的出产按照一定的百分比上缴,由当地的官府征的神官在一旁监督,以防止官府和农庄的农民从中耍什么花样。

    至于劳役,在高畅的政令中,老百姓在农闲之际有两个月的时间必须相应官府的号召,去服劳役,比如兴修水利,修建驰道,但是,官府不得免费征集这些百姓,必须按日发放工钱,除了铜钱之外,可以用粮食和布匹替代。

    农闲的时候,农庄的精壮若是没有去服劳役,他们必须参加军训,当打仗的时候,这些参加过军训的精壮就会被征召入伍,不过,不是让他们作为炮灰上战场,而是取代民夫的作用,押送粮草辎重,一旦前线兵员告缺,还会被随时征调入前线军中,补上空缺。

    他们相当于后世的民兵,上了战场之后,他们也有军饷发放,不过,比起正规部队来,要少了许多,也只是象征性的,即便如此,那些人对自己得到的这种待遇已经非常感激了,每日都要在神官的组织下,以灵宝神君的名义,诚心祈祷。

    他们觉得生活在夏王统治的大地上,就像生活在天堂之中,虽然,地里的庄稼缴获了一部分给官府之后,剩下的只能勉强果腹,需要去加入民兵去打仗,或者去服劳役得点工钱才能生存得好一些,就算这样,比起以前的日子,也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除了上缴粮食顶替赋税之外,他们就不会缴其他的赋税了。

    在高畅看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对百姓征收的税务,最好做到简单明了,让老百姓弄个心中明白。

    最好不要巧立名目,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也许每一样税赋并不多,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只缴一样税多,但是,对老百姓来说,他会觉得赋税繁多对自己的压力更大。

    高畅对老百姓的看法完全正确,那些老百姓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只征收一样赋税的夏国比起苛捐杂税繁多的大隋王朝就像天堂一般美好。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赋税这一样事情。

    在农庄里,有一个农业互助协会,简称农会,这个农会负责农庄的生产,总是急人所难,若是哪一户出现了困难,全农会的人都会帮助它。

    若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在以往,这些老百姓要嘛任亲人自生自灭,要嘛就买卖土地,凑钱给亲人看病,现在,他们不需要这样做了,亲人生病了,可以送到神庙去,由神官免费治疗,若是农庄的神官治疗不好,他们还会把他送到城里的神庙去医治,若是要治不好,那没有办法了,那时他的时限到了,神君把他招到天国去了,亲人们不应为他的离去悲哀,应该为他高兴才行,他终于结束了苦难的生活,到真正的天堂去享福了。

    就算夏国不是真正的天堂,这些老百姓也相信,只要跟随着神君大人步伐,总有一天,全天下会变成真正的天堂,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管平汇报完毕之后,负责工部的宋正本走上堂来,开始了他的工作报告。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个口号并不适合现在的夏国,变成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方才正确,在高畅目前的领地中,由于战乱和饥荒,人口稀少,所谓千里无鸡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就算高畅大量收拢流民,在四野八乡,仍然有大量荒芜无人耕种的田地,欠缺人口,对高畅势力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制约。

    当然,只要休生养息一段时间,人口是会慢慢增加的,不过,这需要一定的过程,要想扩大人口,就不可能真正的休生养息,向外出兵掠夺是唯一的途经。

    不过,刚刚打下河间城的高畅暂时没有出兵的打算,冬天已经来了,没有几个势力喜欢在冰天雪地下作战,乘着这段时间,高畅要好好治理内政。

    修路成为了工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想把工匠所制造的商品卖出去,要想将领地欠缺的商品买进来,就需要吸引商人来此,为了方便商业流通,将那些年久失修的驰道重新修筑就成为了要务。

    现在是农闲,暂时又没有战争,正是进行筑路的大好时机,负责工部的宋正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崇文殿上,将他的一揽子计划向高畅做了汇报。

    除了修路,还要兴修水利,每年春夏之交,流经信都,清河等地的漳河就会爆发洪水,对沿岸老百姓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困扰,为此,乘着冬季漳河水蛰伏之际,宋正本决定动用大量的民夫来开挖河道,修筑堤坝,争取治理好漳河。

    高畅一边聆听宋正本的汇报,一边微微点头,他的神情专注,精神看上去非常良好,只是面色略微苍白了一点,这是因为在上次的河间战役中,他射杀敌将何亮那一箭用力过度,使得他的伤势又加重了一些,不能尽快痊愈。

    礼部尚

    绍望着堂中侃侃而谈的宋正本,眼神略微有些迷离,,宋正本所言并没有进入他的耳中,他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孔德绍虽然是孔子的三十四代孙,乃先圣的嫡系传人,但是,孔家在天下却名声不彰,远远比不上那些所谓的天下望族,清河崔,阳郑,范阳卢,太原王,这让一心想恢复至圣先师地位,恢复孔门荣光的孔德绍分外不平。

    然而,他除了自家的身世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拿得出的东西,要想恢复孔家的荣光,要想天下人尊儒拜孔,他必须依仗外力。

    这个所谓的外力就是军阀的力量。

    以孔德绍看来,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下,大隋的基业注定不保,而谁又能真正取代大隋王朝,建立新的帝国呢?在当前的形势下,还看不分明。

    但是,若是等形势分明之后,他再加入其中,那就得不到主君的信任了,看在他这个姓氏的份上,主君或许不会拒绝他的效力,但是,要想恢复孔门的荣光却绝不可能。

    孔德绍深知,他并没有安邦定国之能,他的能力极其有限,若不在那个有能力夺取天下的人起事之初加入,日后就一定难以登上高位。

    所以,当高畅火并窦建德,雄踞河北,大肆招揽天下士子,却响应寥寥之际,他率先投奔,并且,以凤凰降临,百鸟来拜为吉兆,上书高畅,让他登坛为王,最后,高畅如他所愿,登坛为王,国号为夏。

    然而,高畅却玩了一出神君降世的把戏,震慑了麾下的文臣武将,这让不信鬼神的他分外难堪,他在这次劝进中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原想高畅立国之后,会重用士子,以孔门儒学为尊,岂料,高畅却走上了另一条路,对自认为是儒家嫡系传人的他来说,那是一条邪魔之路。

    不过,孔德绍是一个实用之人,并非读儒家经典把脑袋读成一团糨糊的那种儒士,他将自己的真实心态隐瞒了起来,欣然领受了礼部尚书一职。

    高畅是个注重实效,不喜虚礼的人,孔德绍的这个礼部尚书当得有些郁闷,实际上,主宰礼部运作的是两个侍郎,而非他这个尚书,所谓的礼部,对高畅来说,相当于后世外交部一般的角色,在现在这个群雄纷争的时代,礼部的作用其实非常重要,需要的是张仪,苏秦一般的角色,在对孔德绍还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高畅是不会将礼部完全交付给他的。

    孔德绍似乎也明白自己的地位,并没有口出怨言,对高畅交待的工作也是勤勤恳恳地干了下去,若是他自己的主意和高畅相违背,他会在第一时间改变主意,按照高畅的想法去做,比如这一次高畅大婚就是如此。

    夏王大婚,对夏国的所有人来说,都是泼天之喜,因此,在负责礼部的孔德绍看来,应该按照周礼大办特办,就算再是豪奢也不为过。

    然而,他才将自己的计划送给高畅阅览,就被高畅否决了,让他重新制定大婚典礼。

    孔德绍以为高畅是心疼银钱,不想因为一场婚礼耗费财赋,故而,他的第二个计划缩小了婚礼的规模,一切还是按照古礼来进行,只是不再铺张浪费。

    然而,这个计划同样被高畅否决了。

    于是,孔德绍不敢再自行其是,他小心地向高畅请教,询问这个大婚典礼该如何运作。

    高畅告诉他,时代是在不停变化的,古代必须遵循的礼节在如今不一定适合,希望他懂得因时制宜,不要一味尊古,如此,永远也不得进步。

    孔德绍明白了高畅话里的意思,随后,他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和大神官金球得以及神庙圣女荷花仙子商议,最终制定了大婚的典礼。

    这一次,他将制定好的计划奉献给高畅阅览,终于得到了高畅的认可。

    不过,他这次在大殿上走神,却不是为了大婚典礼,那件事情在他看来已经结束了,他为的是另一件要事,那件事情或许对明天的那个婚礼有所影响,他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以免扫了高畅的兴致。

    但是,他也知道那事情分外紧急,若是不说,有延误军机的嫌疑,虽然,有可能高畅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自己不主动提出来,性质完全不一样。

    待宋正本汇报完毕之后,孔德绍深吸了一口气,离席而起,来到堂前,向高畅躬身为礼,朗声说道。

    “臣有要事禀奏!”

    高畅瞄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

    “讲!”

    孔德绍抬起头,说道。

    “历山飞魏刀儿派来使者求见夏王!现正在礼部公馆候命!”5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