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小楼传说贰 > 第二十七章 萧城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二十七章 萧城

小说:小楼传说贰作者:老庄墨韩字数:4866更新时间 : 2017-02-10 23:33:26
    

    微风细细,雨丝如雾,正是斜风细雨不需归,清凉自在的天气。

    然而,长街寂寂,微风细雨里,仅有一人一马,相依独行。

    空荡荡的长街,人与马,都显得高大而孤寂,风雨长街,来处雨丝迷朦,去处茫无尽头,风雨无声,唯马蹄答答,空洞洞地响在长街之上。

    男子沉寂着眉眼,全无目的地,仅仅只是跟着马儿,随意地往前去。

    长街广阔空寂,两旁店铺连绵,店面俱多宽广,房屋也大多暂新漂亮。

    这些年,四方战火纷飞,各处干戈不绝,哪怕是中原名城,百年古郡,也都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兵劫火劫,唯余萧条惨淡,象这样齐整的街道,他竟是从未见过。

    此刻身在城中,漫漫行在街道上,感觉中长风中远方海水的气息,男子心间慨叹。

    怪不得所有人都视这里为他唯一的生路呢,萧城……真的是他们这支穷途末路的人马,最后的救星吗

    萧城本来不是城,这里只是靠近南方海域的村镇。

    大海凶猛,阻绝一切交通,海船仅能在近海处捕些鱼类供人糊口。因此,沿海地区,人口极少,蛮荒烟障,百姓穷困,野蛮,不通文字,不识礼仪,向来都只是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

    直到大豪商萧家在这边沿海兴建巨大的码头,让那闻所未闻的渡海大船下海通商。

    萧家世代经商,家资富有,年年给官府送银子,家里也有几个子弟身上有捐来的功名,说是官家,也勉强算得上。

    如今世代传承的大商家大多如此,本没有大稀奇的。

    这一类的有钱人,在这样的末世,大多都破家亡族于战火中。

    偏这一代萧家的家主,重金收揽工匠,花出天价研究造船,最初引来无数人嘲笑,萧家历代积累,怕要毁于一旦。

    可事实却是,十年之后,萧家的渡海大海乘风破浪,来回各国,出没诸岛,甚至远行到世人闻所未闻的国度,带来无数一本万利的货物。

    难得的是,如此令人眼红的生意,萧家人竟不吃独食,除了自家店里的货备足,该送的人情送到,其他的货一下船,就任凭有意者购去。

    短短二三年,无数人守在海边等着购进货物,一转手,千里迢迢送往各大内陆城市,赚得盘满钵满。

    世人熙熙,只为利来。有了这样稳定的财路,自然有无数人蜂拥而至。这些人要吃饭要住店,还有各种需要,为了这些行商服务的这种酒楼饭店,大小店铺,又慢慢建起。

    在一片空旷之处,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聚居地。而萧家早就先一步把这一大片荒凉空地,以极低的价格从官府那里买下来了。

    后来者所建的房屋再豪华漂亮,所做的生意,再庞大成功,都是在萧家的土地上,依附着萧家而形成的。

    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海边荒僻之地,没有官府,连里正都无,所有的官方文册上都没记录,因此,小小的城镇,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华热闹,却连一个下等县县令也无。

    远方人最多只知沿海有萧家的大船,萧家的码头,萧家的货物集散点,却并不知这里已形成了怎样的规模。

    而近处的官府,早让萧家拿银子喂饱了,只当看不见这座短时间内,从无到有,生机勃勃的城市。

    整座城都是萧家的土地,又没有朝廷任命的地方官,这座完全因商业而建立的城市,最高的商业协会领袖,商业仲裁者,也是萧家,于是,人人称此地为萧城,时间一长,就形成固定城名了。

    后来君王失德,朝廷横征暴敛,可萧城根本不在官方档案上,自然也就不受苛捐杂税之苦。

    许多商人带着全部家当,逃到萧城来,使得萧城繁荣更胜往昔。无数人在中原活不下去,一路逃亡,沿路官员害怕民变,对这一类难民,一向是闭门不纳,任其饿死。萧家却异常仁厚,不但接纳所有难民,甚至还派出大批船队,运送那些无力奔逃到这天涯海角来的难民。萧家将难民,按户划分,单身的男女则直接配为夫妻,在这样的苦难中,礼法规矩早就不讲了。就算是有夫之妇,有妇之夫,或是已死,或是离散,为了生存,也不得不男女相依,彼此相助着努力活下来。

    萧家给每户难民分予田地,借给耕具,五户共用一头牛,直接开荒种地。

    这蛮荒烟障之所,哪有值钱的地,萧家买下无穷无尽的土地,也要不了多少钱。

    难民们放火烧荒,挥刀一点点砍伐烟障林木,一寸寸拓出可以耕种的土地。

    将来有了收成,留下可以糊口的,剩下的全用来归还萧家借出的耕具,耕牛,以及有收成之前的供养。

    债全还清了,大家也只算是萧家的佃户,不过东家不苛刻,每年的收成,拿走一半,还剩下一半给他们,上头又没有朝廷收税,日子倒是过得不错,且因为萧家承诺,十年后,土地就属于耕种者,难民们有了盼头,干活更是用心。

    基本上萧家除了最开始的大笔投入较花钱,就只是坐看最廉价得来的劳力,替家族把荒凉之地,开拓成鱼米之乡。

    以商业繁荣的萧城为中心,大片的田地向四下扩张着,村庄渐渐连绵不绝,而这些人口,又更加促进了萧城的商业发展。

    至此,萧城方能真正自给自足,自成一片天地。

    这天涯海角的萧城,成了中原杀伐之外的一片净土,每年都有无数人投往此处。其中甚至还有些土匪强梁逃犯豪侠,萧家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全无顾忌,因为这些人,可以直接投到萧家的军队,或是护卫队中。

    世代相传的大商家,多多少少会有些私人的武装,护卫商队。萧家展开独门的大航海生意后,为了保护这巨大的利益,更是在训练护卫,招揽高手方面,下足功夫。

    随着中原大乱,各方混战,人人不安,稍有根基的家族,都不得不训民团,建堡垒,以图自保。

    萧家家大业大,自然更加在意这类事情,家族中即然有不少子弟捐着官,自然可以借此为由,也开始整训民团,萧城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萧家又肯花钱,竟是转眼就招揽了许多高手,挑了数千精壮汉子,整军演武,渐渐便有了象样的私军。

    若是朝廷对天下还有正常的掌控力,似萧家这般擅自建城,大肆施恩,私练军队,无一不是大忌,随时可以召来大祸。

    但如今天下板荡,谁也没空来管这天涯海角的闲事。

    靠得最近的六郡三府的官员们,都被银子喂饱了,萧城越繁荣,大家好处越多,萧城收的难民越多,他们面临的难题越少,萧家肯出钱训点民团,他们必要的时候也能调用,何乐而不为呢。

    最初人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情,纵容着,旁观着,一言不发地帮着隐瞒着。

    等到萧城终成气候,萧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军队有军队,且一切都是萧家在一片空白中,一力建成的,因此几乎不受任何力量掣肘影响时,中原那边已经是打得一团乱了,朝廷的军队东奔西跑,四处灭火,虽是靠着几百年的积累,看起来还能压着叛军们打,但已隐隐流露出几分末世气象了。皇帝心浮气燥,刻薄寡恩,日日动怒,官员们也是动则得纠,邸报上三天两头登载着某某官员抄家杀头的消息。

    这些靠近萧城的官员们心惊胆战之余,隐隐开始依靠萧城,而再不敢高高在上,予取予求了。

    就这样,萧城奇迹般地在这茫茫大海之旁,崛起,稳定,发展。天下动乱,四方板荡,中原战乱不休,这沿海之地,本就远离中原,不是战略要冲,所以在中原打得糜烂之时,萧城依旧自顾自地繁荣着,热闹着。

    但今天,却完全不同。

    大白天里,小小的风雨本不足论,本该是到处店铺开张,满街行人拥挤,四下都是叫卖声,谈价声的热闹之所,如今却冷清孤寂地,仿佛永远永远,只有这一人一马,孤独地前行着。

    街市上几乎没有行人,两旁的店铺也大多关门闭户,偶有几家冷冷清清地开着店门,也不见一个客人。掌柜的沉寂寂坐在店铺最深处的阴影里,伙计们眼神茫然,站在店门处,看着这漫天细雨,看着这空荡荡的长街,看着那由远而近,又复慢慢远去的一人一骑。

    所有人的脸色都是阴沉的,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敌意。

    烟雨朦朦里,带些愤怨,带些不甘的声音一路响起。

    “是他吗?”无错不跳字。

    “没错,看着就是生面孔,看那马,那衣裳,就是城外驻扎的那支乱军。”

    “这帮子叛党,做孽,自己不安份,还要祸害我们。”

    “看看咱们这地方,给他们祸害成样了,大白天都没人敢出门。”

    “关门吧关门吧,守,这时候,除了粮铺,还有哪家店能等到客人。”

    “粮铺也早关门了,各家各户拼命抢了几天粮,存货都清空了。”

    “也有不抢粮的,直接收拾了包袱想逃难,咱们都逃到这大海边上了,还能往哪逃?”

    “唉,一回一回,都这样,从江南,我一路逃到这里,一家子十几口人,死得就剩下三个,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生日子,怎么又来这种事啊”

    “这反贼,往哪逃不好,非把官兵引到这里来,他们要一开战,咱们这萧城,咱们这自己一手一脚建起来的好地方,不知又给他们糟蹋成样?”

    “萧老爷怎么也由着这种人进城呢?这可是反贼啊。”

    “是啊,咱们不也有军队吗,把他们这帮子穷途末路的反贼拿下来,献出去,不就事都没了。”

    “萧老爷厚道,这些年来,济难救贫,只要不是对咱们萧城的人先动手,萧家军也不忍心欺负他人这帮子逃难的军队。”

    “萧老爷厚道,可也不能对谁都发善心,收容了这帮子人,朝廷的军队打过来,倒霉的还是咱们,论起来,咱们才是萧老爷治下的子民呢……”

    细细碎碎零零乱乱的声音在风雨中一路传进耳中。

    男子只是沉默地向前去,他不知道马儿要往何方去,只是,不向前,又能做呢。

    一路来,一路听着路边的陌生人,低低的议论。

    数年争战,无数次死里逃生,令他的耳目变得极灵敏,那些话语里的怨恨,愤怒,他听得清晰至此,就如那些目光中的厌憎,仇恨,他的感受,也是清清楚楚,

    然而,他不能说,做,因为,确实是他把灾难带到了这个本来繁荣热闹,所有人可以平安生活的地方。

    战事若起,这座奇迹般的城市,也将如他看到的无数雄伟的城池一般,毁于战火兵戈。

    会有多少无辜死去,多少善良破家,多少女子遭受**……

    男子默默地看着眼前的雨幕, 没意识到身后轻轻铃响,没有注意雨声中,那本来应该极小声的议论,变成了一声声清晰的呼唤:“李旭……李德昭……”

    他默默地前进,背后清脆的呼声越来越响,

    可他懒得回头。

    背后轻快的步伐,渐渐接近。

    可他懒得理会。

    难得这街上除他之外,还有第二个行人啊。

    对了,这路上不见第三个人啊,后头那女的喊谁呢。

    男子一拍脑袋,猛得住脚。

    啊,对了……

    李旭李德昭,那不是他的名与字吗

    虽然他其实就叫李大牛,可是打了几回仗之后,军中渐渐多了几个有学问的人,都说他叫这名字不象样,天下的英雄会看不起他,有才能的人不会来投奔他。

    于是就给他另取了这么一个名,说是寓意为旭日东升,德昭天下,表达他以救护万民,辉泽苍生为己任……

    听着又复杂又麻烦,不过有学问的人说的,总是有道理的,他也就认同了这个名字。

    但那名字只是对外宣称的,他们军队里头,老兄弟们直接称兄道弟,后来加入的,都管他叫首领,叫将军,直接对着他叫名字的,硬是一个也没有。

    几年来,第一回听着有人在背后叫,陌生之至,完全没反应过来啊。

    男子赧然,有些讪讪地赶紧回头,正好看到,那无限美好的身影,撑着八角系铃的油纸伞,带着一路轻轻铃声,穿过雨幕,穿过烟尘,来到他面前。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